“李球?”
馮永重複了一遍,微微皺起眉頭,這是他第二次從李遺嘴裡聽到這個名字。
第一次是在馮莊的柳樹下,曾聽李遺說過,那時他送人到漢中,所送的人,正是李球。
只是馮永總覺得,他應該還從別的地方見過這個名字。
最大的可能,就是蜀漢後期,這個李球肯定是做過什麼事情,所以他才有可能會有這個印象。
“我記得你曾對我提過,就是送他來漢中,這才與何家娘子車駕起了衝撞?”
“兄長果然好記性,正是。”
李遺笑著點頭,“我那族弟字信厚,就比小弟我小一個月,他的阿母阿翁早亡,故大人就一直把他養在身邊,與我勝似親兄弟。”
“馬參軍年初巡視四方郡縣時,曾聽信厚之名,欲舉薦其為孝廉,但信厚覺得自己年紀尚幼,欲擇良師繼續潛心求學,所以這才拒絕了馬參軍的好意。”
“能讓馬參軍舉薦的人,想來定是才能不凡?”
馮永聽到這裡,倒是有了幾分興趣,此人與李遺年紀同歲,看來年紀也不大,沒想到竟然能讓馬謖另眼相看。
李遺贊同地點點頭,“小弟說句不自謙的話,信厚之才,在同輩裡,也是出挑的。其人尤喜兵法謀略,在這方面,小弟也是自愧不如。”
馮永這回是當真有些驚訝,李遺心性,也算得上是有幾分傲氣,沒曾這李球竟能讓他自慚不如,看來應該是有幾分本事的。
“既是文軒所薦,想來肯定是值得相信之人。只是文軒也曾說過,你這位族弟,連馬參軍的舉薦都拒絕了,又如何會在這個時候出來當縣令呢?”
如今李家與自己關係不錯,就連那遠在南中的李恢對遷南中僚女至漢中當織工一事,都曾對自己好心提點過。
這李球既然是李家人,又是李遺推薦過來的,算得上是自己人。
李遺聽了馮永的話,當下就是一笑,“若是他人,我那族弟自然想繼續求學。但若是兄長開了口,想來他肯定是不會拒絕的。”
馮永愕然:“這又是為何?”
“兄長難道當真不知,如今大漢的少年郎,是何人為首耶?”
“是誰?”
“當然是以兄長為首。如今大漢的少年郎,若要說高才,舉兄長第一,那自是有心高氣傲之人不服。但若說是以我等這般年紀,為大漢立下的功勞,推兄長為首,卻是無人能加以反駁。”
李遺一臉的與有榮焉,“故大漢未到弱冠的兒郎,莫不想與兄長交識。我那族弟,便常嘆恨不能得兄長提點。”
“文軒莫要說笑,我何時成了大漢少年郎之首?”
老子這就成了大漢少年的好榜樣了?
“兄長自輕矣!”
這時,就連旁邊的趙廣都開了口,“我那大人,以前對小弟,輕則喝罵,重則拳腳,皆是因小弟不成器之故。”
趙四對趙廣的教育方式,馮永早就知道了。
還在馮莊時,就經常聽他述苦,時不時還挽起袖子讓馮永看他手上的清淤。
其實不僅僅是趙廣,如今的家長教育子女,都差不多一個模樣。
不聽話的,打。
聽話但不爭氣的,還是打。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被奉為真理的。
“但自跟了兄長之後,雖還是時有打罵,但終究是少了。”
趙廣說著說著,就變成了一臉的興奮。
“特別是這些時日,大人還託人送了信,說小弟總算有些出息了,實是瞎眼都能碰到金子,要小弟一定要好好跟著兄長,莫要辜負了這等福氣。你說稀奇不稀奇?”
你老爹罵你眼瞎你高興個什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