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刺史嘴裡的“酒爺”,就是自己前世的父親。
反正從他記事時起,“酒爺”就已經是父親的外號。
“酒爺”嗜酒如命,不過他不喝工業化釀出來的白酒,他喝的是啤酒,還有農家自釀的米酒。
小時候農村自己釀酒,單獨一家是沒辦法提供足夠糧食的。
都是在農閒時幾家合夥,一起湊了糧食,然後自釀自飲。
“酒爺”經常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同時還提供場地,夜裡負責看管之類。
因為這樣可以分到更多的酒。
現在大漢的蒸餾酒技術,就是馮刺史前世小時候,在“酒爺”和親朋好友釀酒時,跟在大人屁股後面轉悠學會的。
只是酒不是什麼好東西,更何況喝太多的話,毛病也就出來了。
從馮永十來歲開始,“酒爺”晚上回家,回到屋裡,皺著眉頭,捂著肚子,擰開藥瓶,吃上幾片藥,就成了日常。
然後就是母親天天數落,想讓他戒酒。
為此父母開始吵架。
有一次,母親把父親的酒給摔了,兩人甚至還打了起來。
那是馮永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
十三歲的他,抱著大哭的弟弟妹妹躲在角落裡,心裡充滿了害怕和恐懼,感覺天已經塌下來了一般。
父母打架過後沒多久,“酒爺”的胃病突然加重,被送進了醫院,讓本來就是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出院後,“酒爺”這才不得不戒了酒。
不過病根已經落下了,病情一直反反覆覆。
家裡情況也不好,沒有辦法去更好的醫院,只能強忍著。
那個時候生病,不到迫不得已,誰捨得去醫院。
基本都是用偏方和土方子,儘量不花錢或者少花錢。
“酒爺”那些年吃過不少偏方土方,從未見效。
直到有一年,家裡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個藥方。
藥方很簡單但居然有效。
到馮永走出校園學會文武藝,賣身女總裁家裡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
家裡父母也有條件去醫院做全身體檢了酒爺因為這些年的修身養性,各項指標居然比同輩人要好得多。
當然馮秘書能給家裡帶來變化,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必不可免的商場應酬更別說每次要給女總裁擋酒。
也不知是不是遺傳了“酒爺”的體質馮秘書的酒量確不算小,但同時也很快染上了“酒爺”年輕時的病。
幸好病況很輕,不算什麼大礙。
在某次回家看望家人時,無意中被家裡人知道後“酒爺”拿出珍藏了十幾年的藥方對自家兒子吹噓說藥到病除。
是不是真的馮永不知道。
但馮永看到了上面的一味藥,覺得似乎有點意思。
於是回到到城市後,偷偷找人詢問了一番。
對方給的解釋是,理論上應當有效。
然後又解釋說這病主要是先吃抑酸劑,這藥方有碳酸化物理論上還能產生少量鹼,正好中和胃酸。
除了馮永能聽懂的還說了什麼甲殼素之類專業名詞。
不過最後還是叮囑馮永,這種偏方土方最好先進行專業驗證,以免出現意外。
時過境遷當年的馮秘書搖身一變成了馮刺史手底有女總裁,有女秘書咳,這個劃掉。
醫療條件卻比當秘書時落後了兩千年。
特效藥和專業藥是沒有的,土方倒是還記在腦子裡。
反正吃不死人,而且諸葛老妖也沒多少時日可活。
死馬當作活馬醫。
不奢求能根治,能減輕病痛,讓他多活兩年,就算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