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影視編輯免費軟體> 第四十二章 不做郭子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二章 不做郭子儀 (1 / 5)

此時得到了洛陽女皇任命的韓休立刻整備大軍出征長安,很明顯他也是非常的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畢竟有卵子的男人都是想要向天下證明自己的實力。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叫做韓休的武將,然而這個韓休也是大唐歷史上難得的一員猛將,只可惜元時空和現在的李隆基都是沒有識人之明,任用的都是李林甫和安祿山等人那樣的拍馬倖進之輩,而自我感覺沒有前途的韓休卻是果斷投奔了洛陽的女皇。

其實武力充沛的大唐歷朝都是不缺少猛將的,但是最有名氣的還是李靖和薛仁貴等人那一小撮,至於李隆基一朝最有名的就是那個力挽狂瀾的郭子儀。

而郭子儀可是蘇寧最為敬佩的一名唐朝將領,如果李隆基能夠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善待自己,自己最理想的狀態可能就是成為郭子儀這樣的猛人,畢竟為這巍巍大唐開創一個真真正正的盛世也是壯舉,然而可惜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依舊是元時空的那個志大才疏之輩。

突然說起這個郭子儀,卻是不得不多說幾句。

郭子儀在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將,為維護唐朝的安定、統一貢獻巨大,卻能做到受挫不餒、居功不傲、得意不狂。

史書稱其“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

郭子儀體貌出眾,早年參加武舉考試,憑優等成績步入大唐仕途。

起初,他在京城擔任大唐長安皇城禁軍,後來也就是開始了相當漫長的戍邊生涯,先後被提拔為左衛大將軍、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和朔方節度右兵馬使等官職。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造反,讓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爆發了。

當時,由於大唐朝廷承平日久,從上到下都是養成了一種驕奢淫逸的風氣,地方州縣和邊關也都是武備弛廢的情況,再同吐蕃和回紇等番邦交戰的時候,唐軍也是連連潰敗,尤其是安史之亂的叛軍可謂是長驅直入。

緊要關頭,正在為母親守孝的郭子儀被朝廷“奪情”起用,披掛上陣,率領唐軍東討那個安史之亂的主謀安祿山。

郭子儀到任後,先是斬殺叛將周萬頃,繼而又擊敗叛將高秀巖,成功收復失地,為進一步東進河北、切斷安祿山後方供給線奠定了良好基礎。

然而,就在郭子儀一路高歌猛進之時,安祿山卻是已攻克東都洛陽,自立為大燕皇帝,而且還派重兵圍住了都城長安的最後一道防線——潼關。

於是,郭子儀奉命撤回朔方,準備南下與其他唐軍聯合進攻洛陽,並推薦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由其分兵進軍河北,牽制叛軍後方。

但沒過多久,郭子儀就接到李光弼被圍的告急書。

他沒有猶豫,果斷出兵東進與李光弼會師。

合兵一處後,郭子儀在河北連戰連捷,打得叛將史思明赤足逃命。

河北中部十餘郡為此深受鼓舞,紛紛誅殺叛軍而歸順朝廷。

與此同時,顏真卿等人也與郭子儀、李光弼的大軍呼應,使得在洛陽的安祿山部與其根據地范陽之間的通道基本被切斷,整個戰場的局勢十分有利於唐軍。

此時,積極準備北征范陽的郭子儀與李光弼聯合上奏朝廷:“潼關大軍,唯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

然而,求勝心切的唐玄宗誤聽宰相楊國忠之言,在準備並不充分的情況下,強令哥舒翰出關收復失地,結果唐軍慘敗,叛軍輕取天險潼關,攻佔長安,平叛戰局急轉直下。

長安陷落後,唐玄宗李隆基攜帶滿朝勳貴逃往益州,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是為唐肅宗,又尊李隆基為太上皇,緊接著又在馬嵬坡賜死了那個楊玉環。

而剛剛登基的唐肅宗李亨傳令各地將領到靈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