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梵地人的長相。
精蓮亦自梵地至吐蕃傳法,同樣是這樣長相。
這位名作‘金剛智’的僧侶,亦是自梵地而來,在吐蕃名聲大噪之後,攜好大盛名,往大唐來傳法。
此時,金剛智低垂眉眼,神色平和慈悲。
他一手託著一琉璃寶瓶,半透明的寶瓶之內,並沒有任何液體存在,但他手掌收攝之間,四下虛空中便似變成了被水浸潤的海綿一樣,隨著他的手勢,緩緩滲出淨水,被他收入琉璃寶瓶中。
不多時,那琉璃寶瓶已經半滿,他便抬手對跟前等候的百姓示意。
那唐人早見過了其他人是怎麼承接這‘增福灌頂’的,當下也學著其他人一般,垂下頭去,躬著身,雙手合十,嘴裡不斷念叨著‘南無阿彌陀佛’,便在這宣誦佛號聲中,琉璃寶瓶倏忽倒懸——
瓶中淨水傾注而下,流過那個唐人的髮髻、脖頸,在他周身各處澆淋過一遍。
水液雖自其周身澆灌而下,但其頭頂髮絲不溼、面板,衣衫盡皆乾燥如初,直至最後,一股昏黃腐臭的濁水從其鞋子底下滲出,緩緩滲進了地面。
圍觀諸多唐人,見此一幕,無不驚歎出聲。
哪怕此般情景他們先前已見過許多遍,如今再看一遍,仍舊覺得匪夷所思。
金剛智此時收起琉璃寶瓶,在周圍百姓驚歎聲中,面露笑容,看著那受過灌頂的唐人開聲說道:“你身有五濁之氣,而今受得‘天水’灌頂,當有‘身輕如燕,神智清明’之感。
此後數月以內,無有厄運糾纏,可得一時福報。”
“多謝大師,多謝大師!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人喜不自禁,他確實感覺到自己身體輕盈了許多,眼睛看向周圍,覺得周圍情景更清亮真實了不少。
此種種跡象,皆令他相信,自己已得了福報!
金剛智單手於胸前回禮,隨後端著琉璃寶瓶,走向下一個信眾佛徒。蘇午在人群裡觀察著金剛智的舉動,已知其所收攝之‘天水’從何而來,此般‘天水’,確有消除人身病濁之氣,令人身體康健之效用,亦能一時覆蓋劫運,令人在短時間內不會遭遇鬼祟。
之所以會有如此效用,蓋因‘天水’皆由金剛智性意聚化而成。
其之‘意’修行層次頗高,能夠煉虛為實,當下便將性意散在虛空中,而後心念轉動之下,聚斂性意,收攝為水滴,為周圍唐人灌頂,受了灌頂的唐人,自然五濁一時祛除,且因自身沾染了金剛智的性意,一些小小鬼祟如若冒犯受灌頂者,亦會被金剛智性意嚇退。
然若遇到‘兇級’厲詭,此法便不再靈驗。
蘇午之意遊曳在此間,已然推測出‘金剛智’今下性意層次,已至‘如來藏’,此般層次在全天下已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也無怪乎金剛智慧成為吐蕃護國神僧,在吐蕃名聲大噪。
這位身負如來藏的僧侶,身上因果繁雜,沾染人命數不勝數。
其輾轉吐蕃、梵地、獅子國等各處,必然親手殺戮過不少人命,蘇午推測,其在吐蕃為人作灌頂之時,必不如對長安百姓這般捨得‘下本’,或會以種種血腥汙穢之‘水’,為人施降灌頂。
之所以能在長安這樣慈眉善目,莊嚴平和,還是因為此間有更大的規矩禁錮著他,讓他不敢如對吐蕃百姓一般,對待巨唐之民。
蘇午覺得此時施降‘瓶灌’的金剛智頗為有趣,便駐足多看了一會兒。
那金剛智走到兩個灰衣的僧侶面前,兩個僧侶趕忙雙手合十,向金剛智說道:“弟子欲修真乘大法,請大師父作弟子引路人!”
二僧神色緊張,看向金剛智的目光亦頗為期待。
他們把話說出口後,周圍人群一時寂靜下來,都屏息看著這一幕——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