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5部分 (4 / 5)

西府,才知道數役大捷中。俘獲的契丹漢兵也有部分是透過繳獲我朝盔甲改造的,同樣改得更輕便。臣就想到一件事,我朝援助遼東女真人,一是透過換裝的舊式盔甲改造。後來臣到了遼東,陛下又刻意打造了一些新式盔甲,但皆為了節約成盔。僅有一個頭盔,以及護臂與襖甲。可就是這個簡便的盔甲。由於重量僅是我朝盔甲的一半,反而讓女真人騎在馬上更靈活地作戰。”

這裡宋九說得也不完全對。

在史上宋朝開國之初因為缺鐵。裝備鐵甲的兵士並不多,直到西夏崛起,西夏鐵鷂子全副重甲,戰鬥力強悍,宋朝才開始重視重甲。再到金人的重甲騎兵,讓趙構感嘆無甲何以禦敵,重甲武裝達到了巔峰。

因為宋九出現,導致宋朝鋼鐵產量激增,因此重甲步騎兵提前出現。

但也不能說宋九是反潮流。

因為這個潮流在軍事史上非是進步的,而是一種倒退。

沒有速度優勢,想打贏很難,雖然重甲武裝減少了傷亡,但嚴重拖累了速度。如行軍,速度趕不上來,就無法快速到達決戰地點,以至敵軍提前做好準備。

如救援,沒有速度,就無法及時救援。

如追敵,沒有速度,就無法全殲敵軍,甚至沒有速度一旦大敗,反而全軍會覆沒。

因此直到元蒙軍隊出現,輕甲輕騎,將速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造就了世界冷兵器史上最強悍的軍隊。

宋九又說道:“於是臣剛才想到這個問題,重甲步騎雖減少傷亡,但拖累了速度。不能全殲敵軍,甚至失敗會因速度拖累將自己落入絕境。所以臣認為必須進一步派工匠改進盔甲,將一些不致命的身體部位甲片去掉,減少其厚度。”

“若那樣……”

“陛下,臣也不打算減少其防禦力。雖為了減輕重量,去掉一些甲片,減少厚度,但不能減少盔甲成本。首先說鋼鐵,不管什麼鋼鐵,它不完全是鐵,還有其他一些金屬,這些金屬在裡面,有的起加強韌性作用,有的起防鏽作用,有的起強化作用,但有的卻起了一些反作用。眼下雖無技術分辨這些金合的構成,不過成品可以測試。讓工匠測試各地鐵礦石冶煉後的質量,選擇專門的優質鐵礦石打造盔甲。其次每一副盔甲增加錘鍊次數,提高其強度與韌性。也就是將其重量減輕,但不能減少成本,而將防禦力加強上去。”

出忽宋九的預料,馬上趙匡義就同意了。

宋九忽然想笑,趙匡義同意得那麼快無外乎是高梁河,那時他正穿著沉重的馬甲親自指揮,因此導致逃跑時馬匹速度不是很快,幾乎被契丹人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若非楊業及時趕到,真可能被遼國人抓走了。

君臣倆人又商議了一會。

與技術問題無關,這是軍械監的責任。

商議的還是防貪問題。

一副盔甲均重近五十斤,成本卻多達四十貫。鐵成本在中間佔的比較很小,主要是製造成本。

所以貪墨現象嚴重,以前那種盔甲就因為貪墨,導致許多盔甲不合格。如今將重量減少三分之一到一半,貪墨的空間會更大。

這必須從選擇鐵礦石,到冶鐵鍊鋼,再到生成甲片必須要有一套更嚴密的監督檢驗措施。

宋九還說了一件事,未來宋朝不是內戰,主要敵人是遊牧民族,那麼野戰佔據的比較增加。

因此軍中諸伏虜弩必須要小型化,實際曹彬應當修正的,可是曹彬為樞密使與沈義倫一樣。是一個不管事的主,依然象以前那樣。生產許多大型伏虜弩,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商議完了。趙匡義說道:“宋卿,今天陪朕進膳吧。”

宋九向趙普開火,有些不識大體了,但趙匡義並不怪,反而喜歡,這是因為如宋九所說的那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