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救兵,邯鄲之圍才得解。
這一切,趙王是很難忘懷的。
問題是,人總是好了瘡疤忘了疼。現在,趙國的元氣剛剛恢復,趙王又要折騰了。
也可能是趙國和秦國之間結怨深重的緣故,昔日,你叫勾踐忘掉會稽之恥那是不可能的,而如今,你讓趙王忘掉長平那四十萬男兒的死也是困難的。復仇的烈火一直在趙王的胸中燃燒著。
楚太子親自到了邯鄲,韓國的使者來了,魏國的使者來了。使節們慷慨陳辭、義憤填膺,表示不搗毀鹹陽誓不罷兵。
人家並沒有長平之恨尚且如此,我趙國,四十萬兒郎慘死於豺狼之手,該出頭的時候卻當縮脖烏龜,豈不被天下笑掉大牙!
打!
那天,趙王大淚潑天地又向廉頗講了自己的想法。
所謂&ldo;君憂臣勞,君辱臣死&rdo;,看到趙王如此,廉頗不由得不為之心動,也老淚縱橫,表示,只要趙王認為應該乾的,他廉頗將拼出老命,在所不辭。
但是,廉頗過後一想便後悔不迭。軍之事,可不是感情應該左右的東西。戰事有戰事本身發展變化的軌跡。聯軍攻秦也好,聯軍抗秦也好,只有極少數是成功了,而成功是有條件的。
這次所謂的四國聯軍攻秦,並沒有任何成功的條件,相反,必敗的條件倒十分充足。
第一、這次聯合攻秦,楚國最為積極,而極力要促成的,是楚太子。聯軍一旦組成,楚國便為盟主,楚太子必為統帥。這楚太子是趙括那樣的人物,紙上談兵,而且孤高傲物。這樣便註定聯軍難勝。
第二、魏國和韓國各有打算,最主要的原因是,半年前,兩國在邊界上剛剛發生摩擦,先是魏國佔了韓國兩個城池,隨後,韓國反攻,不但收復了失地,而且奪得魏國三個城邑。拉鋸戰曠日持久,兩國難分上下。在這樣的情況下,楚國出面調停,魏、韓兩國停戰和好。隨後,楚國提出聯合攻秦,魏國最先答應,韓國本不願意,但也不想就此問題得罪楚國,便也同意了。韓國也派出使節到了邯鄲,但其本意未必是勸說趙國加入聯軍。最後,如果聯軍組成了,他們,魏國也好,韓國也好,由於彼此的矛盾和戒心,都不會派出多少人馬。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