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果然比裴玄靜老練得多,看著裴玄靜的目光也很溫和。也許在宋若華的眼中,裴玄靜只是一個和自己的小妹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儘管資質超群,終究還稚嫩著呢。
既然宋若華都這麼說了,裴玄靜也不便再東想西想了,便拿起紙仔細琢磨,道:“聖上吩咐我找出這首詩的炮製者。據我想來,無非是從紙張、筆墨、書寫的方式和筆跡幾個方面來尋找蛛絲馬跡。因為東西是在宮中發現的,所以想請尚書娘子幫忙辨識一下。”
宋若華點頭道:“這倒不難。首先是紙,嗯,乃宮中專用的益州黃麻紙。用墨嘛……”她將紙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也是宮中專用的徽州墨,歷久而馨香不散。至於書寫的方式和筆跡,”她微微一笑,將紙放下來,“我想鍊師也一定能看出來,這所有四十個字都是臨寫的王羲之字型。臨摹得算不上高明,只見其形而未得其神,還需要多下點功夫。”
“所以這個書寫者的書法造詣一般?”
“是很一般。”
“……有沒有可能是高手偽裝成這樣的呢?”
“你是說故意寫得像個生手?”宋若華沉吟道,“不大可能。書法最見功底處在於細節,而細節是隱瞞不了的。就算有意寫得生拙,還是會從一筆一畫、一頓一撮中露出真相來。生手就是生手,對此我可以保證。”
裴玄靜沒話說了,想了想又問:“那麼據宋先生判斷,宮中能炮製出這樣東西的,大概會有哪些人?”
“我想……少說也有成百上千吧。”
“成百上千?”
“對啊。紙、墨均為宮中常用之物,又非頂級。所以一般內侍、宮人都可輕易取得。至於書法,我剛才已經說過了,隨便一個初通文墨的人,臨摹一段時間的王羲之,就是這個水平。因此我才說,這樣的人大明宮中自然有成百上千。”
“那……也不可能比對筆跡嗎?”
宋若華笑道:“就算聖上同意,讓所有內侍宮人都把這首詩臨摹一遍,鍊師要逐一對比過來,恐怕也得一年半載吧。況且,以我之淺見……這麼做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雖然她的語氣很親切,裴玄靜還是受了莫大的打擊。她不甘心地說:“可我就是不信書寫此詩者學識淺薄。也許抄錄的另有其人,但作者肯定飽讀詩書。”
宋若華淡淡地反問:“鍊師這麼肯定,是因為此詩的內容吧?可是在若華看來,這也不過就是首普普通通的離合詩罷了,稱不上功力深厚。”
這一驚非同小可。裴玄靜目瞪口呆,才一會兒工夫,宋若華就已經識破端倪了?
宋若華又道:“至於離合出的‘真蘭亭現’四字麼……倒是有些意思。詩中所用之典也都扣題,然失之堆砌……我以為不算上佳之作。”笑了笑,又道,“扯遠了。鍊師並不需我品評詩作,就當若華說了廢話吧。”
裴玄靜根本無法答話,因為她的自信心正在崩潰中。
這也太難以置信了——她曾經絞盡腦汁才破解的“真蘭亭現”離合詩謎,對宋若華來說簡直不費吹灰之力?那麼以宋若華在書畫和典籍上的造詣,以及她對皇家的歷史和隱私的掌握程度,要解開《蘭亭序》的真跡之謎,是不是也不無可能呢?
肯定比裴玄靜更有把握啊!
懂了。裴玄靜終於領悟了皇帝的意思。他今天特意讓裴玄靜來到柿林院,並不單單是叫宋若華協助裴玄靜破案。皇帝還要裴玄靜明白,他並非只有她一人可用。事實上,皇帝手中的可用之策、可用之才,應有盡有。
裴玄靜之所以能夠勘破《蘭亭序》真跡之謎,只不過是因為她湊巧被武元衡選中了,也可能是她的身份和背景,比宋若華更適合做解謎人。
總而言之,她的才能絕非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