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天羽把頭埋向了依依的壞內,嗅著她的胸前體香,放鬆自己緊繃的情緒,嘆道:“凡事都有一個譜不是?自創出一套完美上乘的劍術,不但要至剛至柔,攻守兼備,還要糅合科學玄理和武學精華,談何容易啊?最主要是對劍道的領悟,也就是心境修為的提升,我與項羽的心境修為不足,他創出的刀法剛猛無儔,但剛畢則折,也仍存在很多漏洞。”
淳于婉兒發動靈思,秀眸閃著神彩,臉頰顯得聖潔無暇,幽幽問道:“夫君啊,既然你說在關鍵時刻你想出些奇招化解險境,那麼這些劍招是否能夠重新考慮下,完善精細,用來剋制項羽呢?”
龍天羽想到了當時以柔克剛的打法和隨心所欲的出招,加上運用心理戰術分散項羽的精力,才破解了幾次險境,忍不住道:“項羽的霸王刀法,講究剛烈威猛,快得只有刀影不見刀身,兼且攻守兼備,實在難破,我當時情急之下,用四兩撥千斤的手法,以柔克剛,以劍身巧勁拖住了刀鋒卸掉萬鈞勁道,令項羽頓感措手不及,這才拖延住他狂風暴雨般的攻勢。”
淳于婉兒靈目一閃,秀外慧中,輕嘆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龍天羽聽著玄女美如天籟的聲音和飄渺的至理,有種脫塵的意味,點頭道:“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婉兒再多說幾句,或許對我創出新一套劍術有幫助。”
淳于婉兒嫣然一笑道:“這是春秋李聃先生所著的《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部道德經對於修煉心神,提高心境修為非常管用,關鍵是個悟字,不但要體悟自己,還要感悟自然之道,聽乾爹說,如果能領會天地至理,把自己完美地鍥入天地之中,悟通了便成神仙人物,所謂一日悟道,即可飛昇!可是天道渺渺,萬物盡在其中輪迴,有多少人悟得通?十年、百年彈指而過,有生之年無法悟出天地玄妙至理,終究變成一堆黃土殘骸,不外如是!”
龍天羽和依依聽得瞠目結舌,嘴巴都合不上,有些呆住了,天羽伸手摸了摸才女雪白的額頭是否在發燙,斷定體溫正常後,結巴說道:“那…那李聃飛昇了嗎?”
淳于婉兒看著他的舉動,沒有好氣地翻了他一眼,微笑道:“相傳西周王朝中的一位賢大夫尹喜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曆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見天下將亂,他便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
“尹喜上任後,在關旁結草為樓,稱之為樓觀,每天在這裡觀察天象。有一天夜裡,尹喜在樓觀上凝視,忽見東方紫雲聚集,長達三萬裡,形狀猶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十分驚喜,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裡,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駕車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知有大聖人將從此經過,他便立刻派守關將士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齋戒,淨身等待。數日後忽見行人中有一青牛背上馱著一位白髮老翁,紅顏大耳,雙眉垂鬢,鬍鬚拂膝,身著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尹喜大喜迎接在牛前數丈跪拜,以誠心打動了老翁李聃。
於是李聃融靜修、服藥、畫符之效為一體,取其精華而為尹喜著書,名為《道德經》;著書後老子對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言罷飄然而去,後來相傳李聃乃是三十三天之上的兜率宮三清大老爺太上老君的一個元神化身,見人教大興,降落到凡間傳道。
龍天羽有點懵了,忽然想起在咸陽“清泉溪流”棋訪遇到那位自稱修道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