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去了eu,那就是在打水漂。
畢竟,投資移民,只要乖乖把“資”投進eu就好了,別幹些沒用的多餘事。
至於向中華聯邦請降?
那位李銜龍不知何故,痛恨叛徒,堅持嚴懲不貸,卻是絕了此路。
而諷刺的是,澳大利亞拋售變賣的種種資產(土地與礦藏等除外),竟然只有中華聯邦這麼一個買家!
畢竟,這塊土地就要姓劉了,誰願意去做一筆註定要虧本的買賣呢?
——戰爭,是一種格式化。
——所以,資本討厭戰爭(軍火商除外)。
而一個單純的買方市場,卻是又在澳大利亞資本家們的身上狠狠地刮下了一層油皮。
至於北不列顛尼亞的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和南亞美利加的林立諸國?
他們那邊的環境太糟糕了。
一個是貴族資本體系,等級森嚴不可逾矩,這還不如eu呢。
另一個則是混亂不堪、鬥爭頻繁,連安全都是個問題。
(南不列顛尼亞,也就是南美洲,上面的立國者,也是從歐洲逃亡而來的君主貴族勢力餘孽,不過他們因為不願臣服於不列顛帝國,所以選擇自己立國,大小國無數,再加上時光的消磨、興衰勝敗、外部勢力的插手。所以君主制、貴族議會制、寡頭制、軍閥制、自由民主制……各種體制的國家都有得是。不列顛帝國將美洲大陸稱呼為不列顛尼亞,意即“不列顛的土地”,不列顛帝國所在的自然就是北不列顛尼亞,但是南方諸國自然反對“南不列顛尼亞”這一名字,所以仍然堅持“南亞美利加”之名,既“南美洲”。)
至於大食……我們還是先說說日本吧。
日本這個國度,其實是一個表面上現代化的國家,但它的核心卻是一直都沒什麼變化。
從每次日本首相選舉,提名人選就出自於那麼幾個家族,就能可見一斑了。
日本,是個暮氣重重的國度,若非壟斷櫻石,焉能富足?不提也罷。
如此一圈算下來,世界之大,竟無立足之地!
不,應該說,喪家之犬本來就是沒有家的。
這一點,應該從當年與澳洲白人及eu同流合汙之時,這些澳洲華人就該知道了!
當年的澳洲叛亂之事,卻是得從淵源說起。
海上絲綢之路,這條象徵著世界經濟主動脈的、黃金般的暴利之路,它的主導權,始終牢牢地把持在東方的手中——準確的說,是掌握在中國的手中。
而為了購買來自於東方的精美貨物——包括後來的工業品——缺少對等交易品的西方世界,只好使用真金白銀這種人類社會的通用硬通貨來維持貿易,結果因為貿易逆差而導致了通貨緊縮。
可謂被東西方貿易逼得窮瘋了的西方世界,不得不絞盡腦汁想辦法平衡國內的經濟形勢。
除了一些不靠譜沒作用的辦法以外(比如人類史上第一次排華運動、比如歐洲各國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計劃,等等),歐羅巴的人們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了外界的財富上……
比如阿非利加、比如亞細亞、比如大西洋的彼岸……
而比世界大航海與地理大發現稍晚些的,則是西方世界對於海上絲綢之路主導權的染指。
順著海上絲綢之路而上,節省掉了大食商人與中華商人這些貪婪的中間環節,並且接近乃至抵達了中國這個商品製造地,獲得了最低廉的進貨價格。
至於更進一步的便宜?中華聯邦當時的水師可不是吃素的。
為了保障他們自己的低價商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沿途設定據點(殖民地)也就成為了必然。
澳大利亞就是這麼被發現的,南大洋的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