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百戰老兵,張小雷在戰場上擅使各種兵器。
長槍、陌刀、強弓、硬弩都非常精通。
船山部落戰士使用的這種火槍,聽起來像是把槍和強弓硬弩結合在一起,由匠人精心製作出來的一種新型兵器。
火藥,不是由古代煉丹術士發明出來,然後被跑江湖耍把式的江湖騙子用來唬人的道具嗎?
船山部落的匠人竟然能想到用火藥來製作兵器,還真是一種奇思妙想。
而且目前看起來,威力效果相當強悍。
這個叫李唐的部落大首領,到底是什麼來歷?
他為什麼會想著要帶兵馳援龜茲城?
觀其血統,肯定是純正的唐人。
在由異族統轄的西域地界,敢把自己的姓名取為李唐,這不僅僅只是夠大膽,而是代表著某種不屈的意志。
難道他是當年北庭軍的後人?
要不然的話,他為何會對兩個安西軍的軍士如此親近?
張小雷可不認為他和劉侗身上有什麼可以讓李唐圖謀的東西。
在吐蕃軍隊統治的吐蕃地界,敢公然跟吐蕃軍隊進行頑強抵抗的唐人,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大唐好漢。
張小雷現在還沒發現。
如果船山部落的這些護衛隊隊員不是人人都臉戴護目鏡,頭戴雷鋒帽,全身被軍大衣緊緊裹著。
以他的見識和眼力,一定能看得出這些船山部落的勇士中有回鶻人、突厥人、吐蕃人、契丹人、奚人、葛邏?人、黠嘎斯人。
除了李唐之外,沒有一個是唐人。
不過,張小雷已經從船山部落勇士們身上的棉衣棉帽有了一個判斷:他們對手中火槍的威力,充滿了自信!
張小雷在心中琢磨船山部落的來歷,李唐此時也在尋思如何把這兩個大唐安西軍的百戰老兵留下來。
自公元763年吐蕃佔領河西走廊,大唐北庭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被切斷跟中原的聯絡,北庭軍和安西軍跟吐蕃大軍的戰鬥就沒有停止過。
作為在安西都護府孤軍作戰堅持了42年之久的安西軍將士,能活到現在的,每一個都絕對稱得上百戰精兵!
對這個時代的軍陣戰法一竅不通的李唐,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有熟悉吐蕃大軍軍陣戰法的老兵相助。
李唐當然不敢奢望在龜茲城堅守的那上萬大唐戍邊老卒,全都能歸他所用。
現在既然有張小雷和劉侗這兩個寶貝在他眼前晃悠,李唐當然得想辦法獲取這兩個老兵的忠心。
“張副尉,我聽說當年于闐國王,安西都護副使,尉遲曜大將軍,在於闐一直堅守到了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是真是假?”
李唐思索了一會兒後,開始動心思跟張小雷和劉侗搭腔:
“吐蕃人的說法是,他們的大軍在貞元七年就把于闐完全佔領了。我一直尋思,吐蕃人的說法肯定不可信。”
張小雷心情沉重地點頭說道:
“如果沒有尉遲大將軍鎮守安西都護府南方關口34年,牽制了吐蕃大量的兵力,安西都護府不可能堅守到現在。
吐蕃人雖然在貞元七年曾經一度攻佔于闐,但他們很快就被尉遲大將軍率兵趕出于闐。
大首領,如果你們船山部落真有心馳援龜茲,最好的方式,是率大軍進攻于闐,迫使吐蕃大軍回援。畢竟從這裡到龜茲的路途太遠,太艱難了。”
“出擊于闐?對啊!我怎麼就從來沒想過這個戰略呢?”
李唐眼睛放光地望著張小雷,抬手拍著大腿,欣然說道:
“圍魏救趙!在我的大軍沒有聚集起來之前,我可以派出精銳騎兵小隊,在於闐境內四處出擊!
這樣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