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萁楊豆兩兄弟成了跟在楊安驢車後面的人,跟他們一起的還有好幾家。
而這幾家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已經沒有男人了。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一個家裡有沒有男人甚至會影響到她們的生命。
這也就是在流放的路上,如果是在她們的家鄉,可能這些女人會被吃的連渣都不剩。
楊安不在乎這些人是不是走投無路才跟在自己身後。
他之前也說了,願意相信的,可以跟在他後面。
這幾家就屬於走投無路,跟其他人可能會被吞。
倒不如跟在楊安身後,起碼楊安看起來更慈悲一些。
事實也證明她們的想法是正確的。
之後的幾天,楊振就組織這些老弱婦孺一起,採摘那些看上去堅韌柔軟的藤條或者雜草。
混合到一起之後編製成繩索製作草鞋草蓆甚至還有雨披。
這方面楊安身邊的花月奴居然還是個中好手。
在她的指導下很快這些新加入的人就學會如何選材了。
每天吃飯休息的時間,一群人都會在吃完休息的時候開始編織。
至於新加入的男人,其實除了楊萁楊豆兩兄弟之外,其他的都是老人家了。
要說多老也不至於,都是四十上下的人,在古代來說確實可以稱呼自己為老夫了。
這些人成了護衛,同時好肩負起了伐木打獵等重體力工作。
小孩子方面由隊伍中的老婦人看管,能勞動的就組織到一起勞動,不能勞動的就看護起來。
跟隨在楊安身後的一共五六個家庭,加起來也有四五十人了,如此一組織之後倒也顯得十分有效率起來。
之前楊振對那些離開的人還憤恨不平,心裡對楊安大方的把辦法說出來也有點想不通。
他也跟楊安提過這件事,可是楊安卻只是笑了笑道:“別急,再等等。”
再等等?等什麼,楊振有些不明白,不過很快他就等到了。
“誒,打架了!”
也不知道誰喊的這一聲,把人的注意力都給吸引過去了。
聞聲望去,在休息的樹林子裡,確實有兩家人在打架。
沒錯,就是兩家人,男女老少齊上陣,男人對男人,什麼撩陰腿偷桃手,能用的損招都用。
比起這邊來,那邊女人們的對決也是不遑多讓。
抓頭髮扯衣領那都是小兒科,插眼挖鼻撕嘴而且還伴隨著尖利的叫聲。
周圍圍觀的人看著都覺得疼,偏偏打架的人裝若瘋魔,根本感覺不到。
“幹什麼幹什麼幹什麼,都聚在一起幹什麼?不想過了?都散開。”
眼看著打架的人已經精疲力竭了,官差也在這個時候下場了。
圍觀的人一鬨而散,但又沒有完全散開,一個個躲的遠遠的,卻還在觀望。
兩家人見官差來了,也都鬆開了手。
事情的來龍去脈很快就弄清楚了。
兩家原本是合作關係,本來一切都好好的,合作之後能找到吃的東西也變多了。
人也因為明確的分工變得更加鬆快了,按說一切都在變好。
可惜人心不足啊,兩家都想多吃多佔,分配任務的時候又想指著輕鬆的來。
一開始是爭吵,後來爭吵不過就開始動手,這一動手,衝突就爆發了。
遠遠看著這一切的楊振似有所悟,他好像知道東家在等什麼了。
不過這才過了幾天呢,看到外面那些如同楊安一樣組織人手的人的下場,他貌似有點明白了。
外面那些人也一樣組織到了一起,可是在分工合作和最後的成果分享的時候,各自都出現了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