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依照地址找到了批發的攤位,並按照訂貨的數量幫忙訂了貨。但是同樣的貨她來定卻每個便宜了一元錢。原來貨攤老闆看徐靜秋不是本地人每款都都抬高了一元報價。作為本地人的陳文靜一開口嘎嘣脆,他也沒討到想要的價格。經過商討每款比徐靜秋的開票價都降了一元錢。
徐靜秋這次訂了五百件貨。二百件女士的,二百件男士的,兒童的就定了一百件。總共四千塊錢的貨。貨在開學前一天到了學校。看著宿舍堆了一堆貨,李文娟和孔靜有些不滿。
徐靜秋只好提出,堆放貨物期間每人每天給她們補貼十塊錢的佔用公共資源的費用。當然李思樂也在補貼範圍內。
為了儘快把貨賣出去,徐靜秋只要在沒課的時間就帶些貨去海邊找碼頭。每天都是很晚才能回來。一個星期附近的碼頭都被她跑個遍可是貨還剩一半。為了抓住週末的尾巴,她特意向附近漁民打聽哪裡有大碼頭。
碼頭沒打聽到,倒是得知了附近有片海帶晾曬場。徐靜秋決定過去碰碰運氣。沒想到真的就把手裡的貨物出手了。
這周徐靜秋賺了三千六,可是除去每天來回打車、吃飯的費用,還有支付給室友的二百一。就剩了二千九百八十六。開學不到半月就賺了五千塊錢。這感覺太爽了。
但是她也思考了一個問題。如果單靠自己跑碼頭銷售她也吃不消。附近大小碼頭都被她跑遍了。如果去更遠的地方那交通成本也會提高。她不能冒進要好好的想辦法。
給徐耀打了好幾次電話要銀行卡號但是他都沒給。徐靜秋只好把錢匯到了季思成那裡讓他轉交。
季思成只好支取了現金交給徐耀。
“我說妹夫,就我妹這賺錢的速度,你是不是該有危機感了”。
“我的就是她的,她的還是她的,既然都屬於她。那我何來的危機感。我不早就上交經濟大了麼!”
“你倒想得開”。一個男人還沒媳婦賺的多,還在這大言不慚。
想了一週,徐靜秋決定先去市區批發市場轉轉。如果可以的話那就把貨批發出去。
週六她早早地就去了市區,把批發市場轉了個遍,並沒有發現同款的帽子。她找了一家專門批發襪子手套的攤鋪談合作。
老闆聽說帽子在碼頭銷量很好,就想先定一些試試。徐靜秋以批發500個為起訂標準。在她拿貨價上每件貨加了一塊錢。成交了交易。
貨很快到了,徐靜秋打了個車把貨送到商鋪。秉著互相理解的態度,她和老闆商量先支付她一半貨款,等貨物賣出去在結算全款。並要求老闆提前兩天下訂單。
這個方法雖然賺的少可是跑量啊。過了一天老闆就開始下訂單了。這次要了一千個。徐靜秋也是豁出去了,把這幾次賺的錢全投在這批貨上。
貨到之後,徐靜秋如約收回來上次的尾款和這次的半款。也算是將就著能週轉一下。
她琢磨了一下不能淪為連結環節的被動一方。單純等著下單不僅被動耽誤時間,而且成本她不好控制。如今手裡的錢只夠差不多五百個的貨款。她肯定下不了一千的訂單。
思來想去她在市場老闆沒下單前先定好了五百件的貨。她要來一次飢餓營銷。
果不其然,沒過兩天老闆又訂貨,這次徐靜秋立刻就把貨送了過去。
“蔣老闆,我那邊又談了一家合作,您這貨工人有些趕不出來。但您是老客戶肯定不能讓你斷貨,這樣我多跑兩次,有貨就給你送來,但是咱能不能商量一下全款結算啊。”
“這不合理吧。我這要的都是大貨。”
“不滿您說我那有款新品在做,您要是能全款結算,下次我把新品小樣給你帶來。”
“你說的新品是?”
“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