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過去,徐逸結束了東瀛那邊的事情,待接防的軍隊趕到後,領著戚家軍趕回了大明。
經過了三年多征戰,大明的版圖不斷的擴大,並且因為征戰四方,所繳獲的物資財產充足,這些年所花銷的軍費,全部賺了回來,尤其是東瀛那邊,發現的金礦銀礦,更是長久地買賣,賺大發了。
為此崇禎帝也不吝嗇,在徐逸帶人回來後,直接親自犒賞三軍,大肆嘉獎,如曹文詔,盧象升,秦良玉,孫承宗,孫傳庭等人功勞最大,紛紛進行封爵,國公是不可能的,侯爵這幾人還是可以,畢竟為明朝擴大了很多版圖,其他人則是按照功勞大小,封爵或者升官,最次也是嘉獎銀兩。
待犒賞結束後,崇禎單獨接見了徐逸,兩人商量著明朝後期的發展,畢竟望著這麼大的版圖,就是崇禎也是小心臟怦怦跳。
晚上甚至做夢都能笑醒,而且望著如今大明朝的版圖,崇禎甚至會想,待他死後,去見到自己的列祖列宗,還有明太祖的時候,那一定是昂首挺胸,走路帶風。
藉此機會,徐逸便將後面雍正提出的三大政策,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的具體情況說給崇禎帝聽。
改革是需要一步步來,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想要結束封建王朝是需要時間來天時地利人和,強行改變只會帶來強烈的反噬。
所以,哪怕是徐逸集偉力於一身,也沒想過強行去結束封建王朝,進入民主時代,畢竟他不會在這個世界待多久,待他離開後,強行進入民主時代,必然會迎來巨大的反噬。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發生,可以進行慢慢的改革,待時機成熟後,這個世界自然會出現那個命中註定的人,結束封建王朝的,用不著他徐逸來操心。
崇禎皇帝,在聽完了徐逸的三條新政後,也是陷入了沉思,如今他已經坐到了皇位上,以皇上的身份開始思考問題。
他看得出,這三條新政利國利民,只是他很猶豫,有些擔憂的問道。:“徐愛卿,你所獻的三條新政,固然很好,可是這天下,想要實行起來,恐怕很難,那些官員,世家定然不會同意。”
“陛下,這並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你不要忘了,如今這天下兵權,可是在我們的手中,有兵權在手,就相當於我們是拿著刀的廚師,而他們則是砧板上的魚肉,由不得他們不同意,所以陛下你可放心的下旨施行新政。”
“如果他們真的是頭鐵,想要反抗的話,那就用他們的人頭來殺雞儆猴。”
聽到徐逸這般話,崇禎皇帝心裡就跟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有了徐逸的支援,那麼施行這些新政,問題就不大了。
其次徐逸又提出免掉糧食稅,改收商稅,同時開啟海關商貿,以後的時代將會是大航海的時代,為此提議組建全新水軍,並且開設武器製造局,投入資金,研究新式火器,還有戰艦等等。
如今的崇禎,對徐逸所說的話,幾乎都沒有反對意見,因為其中帶來的好處,都是實打實的。
唯有開啟海運商貿,他猶豫了一些,畢竟這是明太祖就禁止的事。
不過他並沒有猶豫太久,便就同意了,用他的話來說,‘朕已經將大明的版圖擴大了好幾倍,如此功績,開一個海運商貿自然不會有事,就是死了面見明太祖,他老人家也不會說什麼,說不定還有可能會誇他嘞!’
三日後,崇禎皇帝將這些新政全部瞭解,並且整理好之後,在朝會上,宣佈了施行新政的旨意,至於朝堂上的官員,對此並沒有反對聲聲音。
因為在這旨意下發後一瞬間,在場的官員,像是有默契一般,全部齊刷刷的看向徐逸,看向他這位大明最大的權力之臣。
如果他反對,那這說明新政沒有得到徐逸的認可。
如果他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