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俱全,更有數杯清茶熱氣升騰,擺在桌上。
驚見此等法術,別說天有等人,便是張翼軫也是大吃一驚,脫口而出:“五行變易法!”
早在張翼軫初出太平村之時,在委羽山腳下的一處小鎮之上,遊方道士青城子以幻術在街頭賣藝,當時被成華瑞誤認為是道家的無上大法五行變易法,雖然其後不久便被靈空揭露不過是尋常幻術,五行變易法並非尋常法術,連地仙境界之人也無法施展。張翼軫當時在道法之上一無所知,不過對於五行變易法的神奇卻是銘記在心,時至今日記憶猶新。
再後在南山湖中,與羅遠公對戰之時,也曾見過羅遠公施展變易之術,揮手之間變化而出美酒佳餚,當時也是心生感慨,五行變易法乃是飛仙法術,以他當時地仙之境,遠遠不能與之相比。
現今雖然也是晉身飛仙之境,不過卻在感應之中,並無可以隨意轉化五行變化萬物的神通,儘管他也可以自天地之中提取天地元力為已所用,不過並無點石成金呼石成羊的法術,是以親眼所見成華瑞揮手之間變化一座石屋,且有熱茶可飲,頓時吃驚不小。
若以此推測,豈不是說成華瑞如今修為已經遠高於他?
成華瑞見眾人大為驚訝他變化石屋的神通,當下曬然一笑,說道:“五行變易法其實另有玄機,此事稍後再說不遲。不知翼軫怎會前來清虛宮,又如何會前來思無崖探望?還有天靈師叔……又是如何死裡逃生。還有如今天下道門又是何等情景,太多事情,誰能先對我說上一說!”
未等他人說話,張翼軫輕笑說道:“莫急,你所問之事,稍後自會交待清楚。眼下最為要緊之事,便是你有何等經歷,想必在場眾人都想先聽為快。”
天有和天清都隨聲附和,說道:“對,對,華瑞還是先說說你到底經歷何事,若是說魂魄離體,又怎會肉體消散,且還能從陰間迴轉?又與清無掌門如何相見。又說了些什麼,快快向我等一一說出。莫要急壞了我等。”
成華瑞無奈,只好先按捺他的好奇之心。拗不過眾人,將他一人獨居思無崖,得《鬼仙心經》啟發,突發奇想要以魂魄修行,獨創與眾不同的修仙之法,卻又被困於青冥洞天之中的一切經歷,細細道來。話說當年成華瑞送走前來探聽的張翼軫和青丘二人,一人愣神半晌,忽又驚醒過來。下定決心要在此地用心修行,只有修為大增,神通大漲,才有可能與羅遠公周旋一二,才有本領照應清虛宮上下人等的周全。
不過若是按照千年以來所傳的道法修行。循序漸進。只怕終其一生也遠非羅遠公的對手。且如今世間所流傳的道法若非有誤。便是過於保守。否則怎會千年以來只成就了數名地仙!不定是哪裡出了差錯。或是現今所傳道法有何紕漏之處不成?
成華瑞苦思不得其解。忽然想起神識之中地《鬼仙心經》。忙靜心翻看一番。字字句句用心體會。全不放過。一連看了數十遍。只覺眼前一亮。頓生豁然開朗之感。
《鬼仙心經》所記載地修行之法。雖然是鬼道眾生所用。不過與世間所傳道法相比。殊途同歸。世間道法也是引氣入體。化氣為元。煉元為力。最後氣元力三元歸一之時。便是飛仙大成之際。而《鬼仙心經》也是引氣入體。雖說所引的是陰氣。所入的是鬼體。不過從功法之上並無本質區別。陰氣也是天地之氣。鬼體也是鬼眾之身。生人引氣入體。可輕體飛空。感應天地。得大神通。鬼眾引氣入體。可凝重鬼體。穩固心神。得大自在。相同之處皆是藉助與天地地感應道交。求得長生和神通。
不同之處在於。鬼眾本身鬼體輕若無物。並無生人地肉體束縛。是以鬼眾天性便可飛空。鬼眾修行。並不如世間生人一般。先要耗費無數精力才能輕身飛空。只此一事。鬼眾修行便比生人快上數倍。
不過生人肉體也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