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寶寶溼敷用什麼> 第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1 / 5)

“唉!”銀杏兒一聲嘆息,只得硬著頭皮,橫下一條心。

其實,銀杏兒點選發出之前四分鐘——即她表明不願出帖、等待許鋒回訊息的第一小時又二十五分鐘,許鋒已經客客氣氣地回覆了她:“看你的意思吧。再次感謝你的意見。”可是她的二手劣質電腦和撥號上網戲弄了她,直到第二天才把這條訊息展示出來。如能及時看到這條短訊息,或許她不會出帖,或許不會招至那場滅頂之災。

——看官,就四分鐘之差啊!天底下的事往往就是如此,陰差陽錯,讓你追悔莫及!

(未完)

四、初次交鋒遭遇偷換論題

四、初次交鋒遭遇偷換論題

眨眼功夫,銀杏兒的主帖《略談科列克的音樂帖子》就在論壇頁面浮出。

銀杏兒在首帖寫:

“近來,科列克網友在論壇發了不少介紹音樂家及作品的帖子,雖然我只看了少部分,卻也為他對高雅音樂的熱愛而感動,但也有困惑,想說出來以求探討——

科列克於多處表示,他帖子中對交響樂作品所作的分析解釋(評論),是他自已的分析結果。我很想知道他分析交響樂的過程,能說說嗎? ”

科列克立即回覆:

“我聽了28年的古典音樂,28年中也學了很多的音樂理論知識,包括《曲式學》,《和聲學》,《對位法》,《配器法》。我對音樂的分析是反覆聽,一邊聽一邊做筆記,隨時把聽的過程中的對音樂的感悟記下來。”

——看官,難道憑自已說自已聽了28年,就證明高水平?哄小孩子去吧!

銀杏兒記憶猶深的是,*中古典音樂遭到禁絕,直到1978年國慶節10點正,中央廣播電臺第一套節目節目才破天荒播放幾首小提琴獨奏曲和舒曼鋼琴小品,宣告古典音樂解禁。當時她尚無力站立,乍一聽見收音機裡飄出那熟悉而親切無比的聲音,她激動得跳起來,結果是跌倒在椅子角上,把額頭撞出了血。而作為普通公務員,28年前科列克從哪兒去弄那些‘大毒草’?連作曲四大件都學了,卻怎地弄出“此曲第一小節跟彼曲第六小節完全一樣,此曲即彼曲”的驚天之謬?唉,這是哄誰呢!

銀杏兒回帖:

“很好。你看了不少音樂書藉,想知道音樂書藉對你分析樂曲可否產生影響?你在對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進行分析時,是否也是反覆聽,一邊聽一邊做筆記?”

科列克回:

“當然,這是知識性的東西。”

——看官明眼:既然看了那麼多書,作為一個缺乏基顧知識的人,就應該以例項證明自已的高水平(呵呵扯淡!),這道理再簡單不過吧?

銀杏兒直接針對核心問題,說:

“其次,科列克在“柴科夫斯基”一帖中,說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絃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的主題,系採用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伕曲》。而另有網友提出:《如歌的行板》用作主題的是俄羅斯民歌《孤獨的凡尼亞》。兩個答案哪一個正確? 希望聽聽科列克網友的看法。”

科列克回:

“關於你所說《伏爾加船伕曲》和《孤寂的萬尼亞》,哪一首是《如歌的行板》採作主題的,我在那個帖子裡已經有說明了。”

銀杏兒:

“哦,在你的帖子中我沒看到,請再說一遍好嗎——《如歌的行板》用作主題的是哪一首俄羅斯民歌?”

出現了短暫冷場。顯然,科列克清楚自已的被動。

(二)

一刻鐘後,網友“ADC”插話:

“雖然是兩人對話,但對音樂的理解都超過常人。應向你們學習。”

這位愛好音樂的網友覺察到危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