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凜冽,裹挾著細碎的雪花,拍打在開封府硃紅色的門牆上。府內,包拯正伏案批閱奏章,眉頭緊鎖,幾縷銀髮在燭光下格外醒目。 他面前擺著一份卷宗,講述的是一起離奇的命案:富商沈萬三死於自家後院,死狀悽慘,據報案人,沈萬三的獨子沈浩稱,當晚他聽到父親慘叫,趕去時,只見父親倒在血泊之中,身旁插著一把沾滿血跡的古劍,劍柄上刻著詭異的符咒。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現場瀰漫著濃烈的硫磺味,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淡淡的鬼魅氣息。
王朝、馬漢將案發現場的情況一一稟報:“大人,現場除了古劍和硫磺,並無其他異常,沈浩哭得死去活來,但似乎有些地方不太對勁。”
包拯沉吟片刻,吩咐道:“展昭,公孫先生,你們隨我去沈府一趟。此案蹊蹺,絕非表面那般簡單。”
南俠展昭身形矯健,如同一陣風般掠過開封府的庭院。公孫策則手持摺扇,步履穩重,他那雙睿智的眼睛閃爍著光芒,似乎早已洞察到案件的某些端倪。
沈府一片淒涼,沈浩披麻戴孝,哭得聲嘶力竭,一個年過半百,面容憔悴的婦人,沈萬三的妻子李氏,則倚在門邊,哭聲低沉而隱忍,她身材消瘦,面板粗糙,眼角佈滿細密的皺紋,訴說著歲月在她臉上刻下的痕跡。她那雙悲傷的眼睛,卻透著一種異樣的平靜,彷彿早就預料到這場悲劇的發生。
展昭細緻地勘察了現場,發現了一些細微的痕跡:死者手指甲縫中殘留著少許泥土,與後院的泥土成分並不完全一致;死者身上雖然有劍傷,但傷口並不深,且沒有明顯的掙扎痕跡;硫磺的氣味雖然濃烈,但分佈卻並不均勻,似乎被人刻意擺放過。
公孫策則注意到,沈浩的哭聲雖然悲痛,但卻缺乏真情實感,他的眼神時不時會閃躲,讓人覺得他有所隱瞞。
“大人,”公孫策低聲說道,“此事必有蹊蹺,我看這沈浩嫌疑最大。”
包拯沉思良久,他想起一個細節:沈萬三是當地有名的吝嗇鬼,家中卻存放著不少奇珍異寶,而沈浩近來揮霍無度,欠下鉅額賭債。
包拯當夜審問沈浩,一開始沈浩矢口否認,但面對包拯犀利的眼神和公孫策層層遞進的推理,他終於露出了破綻。他承認自己確實欠下鉅債,為了償還債務,他策劃了這起謀殺案,並僱傭了一個江湖術士,用障眼法制造了“鬼魅作祟”的假象,企圖混淆視聽。
但案情遠不止如此,沈浩供述的江湖術士,卻在三天前就已經離奇失蹤。包拯意識到,這其中必有隱情,幕後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陰謀。
王朝和馬漢根據沈浩提供的線索,找到了江湖術士的住處,卻發現那裡早已人去樓空,唯一留下的線索是一張泛黃的紙條,上面寫著幾個歪歪扭扭的字:“血債血償,冤魂索命!”
包拯仔細端詳著紙條,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幾個字並非江湖術士所寫,字跡有力而剛勁,像是出自一個武功高強之人的手筆。
這時,李氏突然向包拯坦白:沈萬三並非死於沈浩之手,而是被她所殺!原來,沈萬三年輕時曾負心拋棄一位青梅竹馬的女子,而那女子正是江湖術士的師父。多年來,這位女子一直潛心修煉邪術,準備向沈萬三報仇。李氏知道真相後,為了維護沈家的名聲,隱瞞了真相,並協助女子完成報復,她用江湖術士提供的迷藥迷暈了沈萬三,然後用古劍刺死了他。
李氏的供詞,讓包拯大吃一驚,他這才明白,整件事情原來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局中局。沈浩只是被李氏利用的棋子,而真正的兇手,卻是這位隱匿多年的女子。
最終,包拯率領展昭、王朝、馬漢,將李氏和江湖術士的師父緝拿歸案。這個看似簡單的裝神弄鬼的冤案,最終揭開了層層迷霧,展現了人性的複雜與陰暗。李氏被判處死刑,沈浩則因參與謀殺被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