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強很多,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隔閡。
宋彪只能說是稍作敲打,首先問題沒有那麼嚴峻和複雜,其次解決起來也需要時間的消化,按照目前這種趨勢再堅持二十年,後面也就不會再有這種問題,因為這就是日治那一代人的問題。
話說日治十五年就給帝國留下了這麼些問題,如果日治維持六十年,那要給後面留下多麼深的本省問題也就可想而知了。
宋彪在這個問題上也就不多做討論,頗有番語重心長的意味同林獻堂說道:“為一國之政者,當要解決問題,而非製造問題,當要五萬萬同胞效力,而不是給五萬萬同胞惹麻煩。你在很多問題上是能為國家和我們民族做出大貢獻,做大事的人,只要你擺正思想即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就說到這裡吧,關於嘉義縣救災之事,我估算即便中央拿出三百萬復建款,你們這邊的數目也是遠遠不夠的,我會責成中央拿出七百萬中圓的復建款,皇室慈善總會這邊會再捐贈三百萬,此外,關於本省少數民族的長期扶持之事,中央和慈善總會都會單獨專項辦事,旨在保護本地族群的民族文化的同時,促進他們的發展與進步。”
林獻堂心情不免沉重。
人就是這樣子,現在感覺有機會進入中央,他換位站在中央的角度考慮問題,難免覺得本省這些年有些事真的很不對。
想到此處,林獻堂複道:“皇上實乃千古之明君,臣願效犬馬之勞。”
宋彪倒是並無其他事情要和林獻堂再說下去,吩咐道:“明日,我想繼續去幾個受災地區好好的視察一番,看看實際的情況,此番也難得來臺灣一趟,你回去之後做些準備,我想多多看看臺灣這邊的治理情況。”
林獻堂當即答道:“謹遵聖諭。”
聽到這話,宋彪微微頷首。示意他可以退下去了。
等林獻堂走了之後,宋彪坐在辦公桌前又考慮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心裡頗有一番感慨。如果臺灣認為自己曾經被本土拋棄過,遂生細縫,這也是正常的。
至於臺灣的本土財團,確實是本省運動的幕後推手。其罪難糾,但同樣也是化解這場紛爭的解鈴之手,拉攏總是強於打壓。何況也並非是拉攏不得,歸根結底都是利益之爭罷了。
臺灣的這些本土財團早年在帝國立國之時,實力也不算弱,只是本地市場小,又自隔於大陸,只希望守住碗裡的這點肉,結果等了十幾年後。在大陸各省的財團面前都是不堪一擊,以基隆煤礦為例,赤峰林家經營了三十年,結果還是不敵福州財團。
在福州財團、南洋財團和江南財團的大舉進攻之下,本土五大家族聯手都不能擋住。本地經營幾十年的造船砂糖等產業都陷入虧損,只能被其他財團的巨頭吞併。
帝國畢竟不是共和國,沒有那種社會主義體制的計劃力,各省在發展的差別上還是很大的,這些年來看的話,有資源和沿海港口發展的都非常快,人力資源好,本省教育好的發展也快。臺灣呢,這些年來講還是比較差的地方,因為它的整個社會資源、人力資源和礦產資源都還是太薄弱了,偏偏這個位置很特別,也是各大財團在外擴過程的必經之地,比如說高雄港、基隆港,本土財團那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失守,一點機會都沒有。
資本主義就是這個必然的情況,你不奮起發展,那就遲早會被兼併,對每個地區來說,那發展七八十年以後可能會在整體上達到一個比較平衡的情況,現在差距比較大也很正常,中央也出**了很多政策支援落後地區共同發展,但這總還是需要很多時間的。
或者說,臺灣這邊的民風和大陸的民風還是有差別,可能島嶼地區都這樣,相對更偏向於保守封閉主義、地方保護主義和錙銖必較的小氣心理,缺乏大陸各省的豁達心態。
宋彪對這個問題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