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從大學學霸到首席院士筆趣閣> 第75章 兩種暗物質發現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章 兩種暗物質發現法 (1 / 5)

宇宙研究院!

現階段,因為對暗物質的研究,國家天文臺和夏國科學院物理研究院的許多天體物理學家、天體物理學學者湧入到宇宙研究院。

對於暗物質研究,兩院一臺做了許多準備。

國家天文臺的天文望遠鏡和夏國科學院的粒子加速器等裝置隨時待命。

此刻,在一個大型會議室中許多研究員正在討論關於暗物質模型的搭建。

所謂暗物質模型是在假設暗物質存在的前提下,根據暗物質所有資訊,以數學和物理的知識搭建出來的暗物質模型。

相當於說,所有人都沒見過的東西,但假設它是存在,那麼就要搭建出該東西的模型,以供眾人研究,有點像數學建模。

會議室中坐著來自全國的三十多名天文物理學家。

此次爭論的焦點是夏國科學院物理研究院吉羽院士和國家天文臺宗世院士。

這兩位院士都是國家赫赫有名的天文物理學家。

兩人都在天文物理學領域有很高的成就,只是兩人的脾氣都非常倔,特別是在學術領域,誰都不服誰。

吉羽兩人在那爭論,其餘人都看著他們,不時的附和他們的爭論內容。

吉羽道:“希格斯粒子的出現,已經證實暗物質標準模型的可行性,後經過大量實驗證明,超越標準模型是更加可行的。”

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它被稱為上帝粒子。

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生成後立刻衰變。

就是說剛誕生就死亡。

它於1964年被英格蘭科學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場的存在,並進而預言了希格斯色子的存在。

2013年,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物理學家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希格斯玻色子,成為希格子場的理論支撐。

希格斯玻色子也是存在於宇宙之中,它與暗物質、中微子的非零靜止質量和宇宙的物質-暗物質不對稱等四種能量,可研究強相互作用、電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的統一化問題,以及宇宙的起源。

“因此,我認為暗物質模型應該用廣義相對論為核心。”

宗世聽到吉羽的話,據理力爭道:“我反對,希格子粒子和暗物質雖然都是研究宇宙起源的產物,但它們之間有很大差異。”

“就單從性質來說,希格子粒子和暗物質就有很大差異。”

“暗物質是宇宙所有粒子中最不可見的粒子,它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屬於構成可見天體的任何一種已知的物質。”

“而希格斯粒子則不同,它是宇宙中較易發現的粒子。”

之所以說較易發現,是因為大型強子對撞機剛建成後不久,就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幫助下發現希格斯粒子。

而宇宙四大粒子的其他三大粒子卻沒被發現,其中暗物質是最難發現的。

“所以,我認為,搭建暗物質模型應該用萬有引力為核心。”

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提出的,萬有引力是牛頓提出的。

這兩位是物理界最強的兩人。

它們的研究至今影響著物理界,並且很多理論都還沒論證完。

未來幾百年,物理界都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牛頓認為,萬物都有彼此吸引的力,也就是萬有引力。

而且這個引力與物質的質量成正比,和物質間距的平方成反比。

萬有引力無法解決物體間的引力是如何傳遞和作用的。

於是在萬有引力中,引力就是一個超距作用,預設引力的傳遞不需要時間。

而之後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