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和尼泊爾交界處。海拔8848.86米,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稱。
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
珠峰山體呈金字塔型,威武雄壯,北坡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南坡在尼泊爾王國境內。
北坡海拔5800-6200米,南坡5500-6100米的雪線以上白雪皚皚終年覆蓋,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脊中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佈著500多條大型冰川,冰川上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和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冰裂縫。
瑰麗的景觀聚在一起,構成了雄壯大氣的地球第三極。
珠穆朗瑪峰是來到西藏的人們憧憬的神聖座標。
吃過早餐早上九點,包車已經在酒店門口等待。
司機老曾是一位面板黝黑的中年大叔,既是司機也是嚮導,他會講英語,以前經常帶領外國人在西藏旅遊,因為是旅遊淡季,現在也承接國內拼車團。
穆野和寧萱兒開啟了為期四天的旅程。
出了拉薩城,跨越拉薩河,來到了崗巴拉山山腳下,崗巴拉山屬於喜馬拉雅山脈,海拔4000多米。從山腳仰望,眾多的山峰矗立在面前。
和西藏所有著名的山口一樣,有著巨大的瑪尼堆,扯著重重疊疊的風馬旗(即彩色經幡),在風中呼啦啦地飄揚。
沃爾沃V60在海拔4580米的“崗巴拉山”上盤旋著一路向上爬行。
崎嶇不平的道路像一條長長的白練,沿著山脈盤旋而上,是那麼陡峭,那麼險峻。
老曾駕駛著車子從這個山峰翻到那個山峰,一路追隨雪山的蹤跡向珠峰進發!
車子隨著山路逐漸地攀升,很快就上到了山腰,穆野隔著車窗向外眺望,山腳下的風景非常優美,有大片開滿野花的草原,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閒地吃著青草,還可以看到山谷中間藍色的羊卓雍措湖,就像一條藍色的綵帶,水天一色,交相輝映。
路過羊卓雍措,老曾把車開到349國道旁停下,這裡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卡若拉冰川,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免門票。
這裡海拔5039米,如果想近距離觀察卡若拉冰川,需要步行爬到冰川腳下。
在這種高原環境下,普通人走幾步就會喘。
穆野和寧萱兒沿著棧道步行,穆野的身體完全不受高原反應的影響,但是為了照顧寧萱兒,他拉著她的手走得很慢,並給她不停吸氧。
路邊有很多瑪尼堆,瑪尼堆多為白色石頭的堆積,常常呈方形或圓形置於山頂、山口、路口、渡口、湖邊或寺廟、墓地,用於祈福,成為當地人們的保護神。
在西藏原始的苯教中,人們認為萬物皆有靈性。而白色崇拜中當然少不了白色的石頭。在佛教傳入西藏後,人們堆瑪尼堆又進了一步,一般不再是純粹的白石。人們把那些本來就被認為賦有靈氣的白石再刻上佛經或佛像,使這些白石更賦靈氣,成為瑪尼石,以求保佑和庇護自己。
天空中雲捲雲舒,眼前是連綿不斷的群山。
山頂的風很大,木質棧道上的五色經幡在風中飄揚,翩翩起舞,時刻提醒遊人這裡是“佛國”。
好不容易登頂,近距離觀看卡若拉冰川並不是很壯觀。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卡若拉冰川雪線每年都會上移動很大一段,從冰川上有雪融水不停從頂峰流下來,形成一股小溪流,還時不時有冰塊從岩石上脫落。
這個冰川因為一部電影而出名。
上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