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華國傳統住宅中的一種典型形式。
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私密性強,冬暖夏涼。
從外面看這棟四合院相當龐大。
南北80米長,東西寬70多米。
東南西北有4個大門,其中兩個是停車位入口。
吳經引著穆野等人跨過氣派的硃紅大門。
走進一進院。
就看見一個影壁,上面雕刻著繁複細膩的圖案 。
影壁牆是正對著大門作屏障的牆壁。
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擋住外人的視線,即使大門敞開,外人也看不到宅內,可以避免別人的窺探和打擾。
穆野、張永志和陳秘書都是第一次參觀四合院。
他們一邊聽著吳經的講解,一邊東張西望,充滿了好奇。
幾人走過長長的青石甬道。
看見又一扇大門。
吳經指向大門屋簷說:
“穆總,你們看屋簷上面,是用蓮花花苞形狀裝飾的垂蓮柱。”
“這就是垂花門。”
這是一進院和二進院之間設的一道垂花門。
垂花門是外院和內宅的分水嶺。
穿過裝飾精美的垂花門,進入二進院的院落。
陽光透過飛簷翹角的屋頂灑下斑駁的光影,讓整個院落顯得更加雅緻。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對面的三間正房。
這三間正房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門窗上雕刻著繁複而精緻的花紋。
正房東西兩側是廂房。
東廂房通常是指正房東側的房屋,它們一般比正房規模小一些,但也具備居住或儲物等功能。
廂房可以有多個房間,佈局相對較為靈活,可以根據主人的需求進行不同的安排。
有的廂房會被用作客房,以招待來訪的親友。
有的則可能被改造成書房、茶室或者倉庫等等。
而西廂房,則更加強調位置概念,特指位於西側的廂房。
在華國傳統建築格局中,東西兩側的廂房往往具有對稱之美。
西廂常常給人一種幽靜、雅緻的感覺,它會與庭院中的花草樹木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優美的氛圍。
主人住正房,東廂房給大兒子住,西廂房給小兒子或者女兒居住。
正房高出其他房子一截,在整個四合院建築裡地位最高,採光最好。
正房的兩邊各有一間耳房,可以用來做庫房,也可以住傭人。
圍著二進院,巧妙地設計了一圈抄手遊廊。
遊廊蜿蜒曲折,當下雨下雪的時候,透過抄手遊廊直接可以繞到正房。
屋簷上隨處可見油漆彩花,可以防蟲防裂。
庭院裡更是別有一番洞天,種植著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
喬木枝葉繁茂,低矮的灌木叢錯落有致,點綴著五彩斑斕的花朵,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主人房裡擺放著一整套精緻典雅的金絲楠木傢俱,每一件都透露出古樸的氣息和細膩的工藝。
穆野抬頭,只見房梁之上精心雕刻著一幅幅細膩精美的木雕作品。
木雕題材豐富多樣,既有寓意吉祥的圖案,也有花鳥魚蟲。
東廂房被改成了會議室,引入了現代化的裝修元素。
明亮的燈光、舒適的座椅、先進的視聽裝置,以及寬敞的空間,能夠容納數十名與會者。
西廂房是臥室,佈置得溫馨雅緻。
從東邊過道繞過去進入三進院和四進院。
在古代是給家族女眷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