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來張合影。
孫麗用相機拍下了狐狸漫步的畫面。
高高的雪山下各種動物生機勃勃,風光無限。
遠處的山坡上一群藏羚羊進入了穆野的視線,它們在雪山下行走,散落在草灘上覓食。
藏羚羊雌獸沒有角,雄獸才有角,角形很特殊,有20多個明顯的橫稜,細長似鞭,烏黑髮亮,從頭頂幾乎垂直向上,僅光滑的角尖稍微有一點向內傾斜,長度一般為60厘米左右,非常漂亮。
藏羚羊與其他的羚羊一樣都是群居動物,不過,它們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習性,那就是“雌雄分離”,每年的4月份交配一過,族群中的雌性羚羊就會叢集從越冬地向南部的產仔地進發,整個路程約有300公里。
到時,成年雄性羚羊會留在原地,等到雌性產完仔,到了六七月份,它們會帶著幼崽再次北上回到越冬地與雄性再次組成大群。
最後,由於藏羚羊生性機警、善於奔跑,所以在高原地區,狼群是它們唯一的自然天敵。
藏羚羊是華國動物保護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它們從上世紀末的不足7萬頭,到了如今接近30萬頭。
鄧曹的鏡頭也是忙個不停,邊行走邊拍攝,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每一個細節,十幾分鍾就拍了近百張照片。
突然,藏羚羊奔跑了起來,奔跑中的藏羚羊顯得非常矯健有力、體態優美,和高原風光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
藏原羚在極其缺氧的情況下生存,無論是聽覺還是視覺都極好,甚至在幾公里外便能感覺到天敵的存在。所以只要人類一靠近,立馬撒丫子狂奔。
一家子藏野驢又闖入了鄧曹的鏡頭,它們是典型的高原動物,生活在3000米以上的高原盆地,喜歡成群活動,一般是一頭強壯的公驢帶領著數頭到十幾頭母驢。它們主要以山上的針茅、苔草、植物為食,一般在每天的晚上和傍晚飲水。
遊客在西藏見到最多的野生動物就是藏野驢。
除了食草動物,藏區還有一種猛獸藏馬熊。
藏馬熊是高原地區牧民們對它的稱呼,有些地方也叫它“藍熊”、“人熊”,其實它的學名叫“西藏棕熊”,是棕熊的一種,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棕熊亞種之一。
主要分佈在華國青藏高原、尼泊爾的高山地區,喜歡棲身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草甸、灌木叢和山林裡面。
由於它們生活的環境比較寒冷,所以藏馬熊身上的毛髮十分旺盛,體側的毛髮很長,甚至能夠達到20厘米以上。它們體態健壯,肩高臀低,四肢粗壯,肌肉發達,站起來時肩部有隆起。
藏馬熊在熊家族裡面,體型不算小的,成年之後能長到一米八以上,一些較大的個體甚至能長到400公斤。
它們身上的毛髮主要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年老的個體呈銀灰色,頸部有一白色領環。
藏馬熊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熊,時速甚至能達50千米以上,早期的人們認為它跟馬兒一樣快,因此才將其稱為“馬熊”。
藏馬熊毫無疑問是一種猛獸,這點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們深有體會。
當地人為了防止藏馬熊的騷擾,甚至發明了鐵皮做的“防熊屋”,能夠保障一家人在夜晚能夠睡個踏實覺而不被熊攻擊。
穆野可不希望在這裡遇上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