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洪災,又是蝗災,不曉得死了多少人,大都是買一捆白大布,將屍體一捆,吊在楠竹子上,隨便請個人,淺淺地挖個坑,埋掉。
所謂的七五子,即蓋子高度為七寸,底板厚度五寸,七寸加五寸,一尺二,加牆高一尺,總高二尺二寸。
我二爺爺在保長景天家裡,只過一副七五子,生漆漆過三次,油光發亮,好不氣派。
傳說中的八六子,蓋子高八寸,底板厚六寸,八寸加六寸,一尺四,加牆高一尺二,就有二尺六寸高了!
近幾十年,只有篷盧府的南星大爺,葬的八六子棺材!
所謂的十刮子,即蓋子高一尺,底板厚一尺,牆體高一尺六,合起來,足足三尺六寸。
十刮子可以是十根大樹,蓋、底,各三根;牆體各兩根。十刮子亦可以只用一根碩大的金絲楠木,鋸開上邊做蓋,再從中間掏出一個一尺二寸槽子,安放屍體。
光緒二十三年,篷盧府主人楊昌濬的屍體,從長沙遷回西陽塅裡的畫橋上,出殯那天,用了八副十刮子!
二木匠江籬,帶著四個木匠師傅,截筒、鋸板、刨平,打排柵眼,一天功夫,把一副四六子棺材做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我本家的親房二十五伯說:“將老嬸早點入棺吧。”
入棺之前,必須請水,到龍王老子那裡,請一壺聖水來。
滑石痞子提著一個銅鑼,對我大姑母和七姑母說:“我每敲一下銅鑼,你們兩姊妹,就跪下拜一拜年。”
請水的路上,每拜一拜年,就必須插上一根線香。我大奶奶活了四十九歲,就必須拜四十九拜年,插上四十九根香。還要多拿三根香,一小沓冥紙,燒給龍王老爺。
請水的沙窩子裡,必須放上三個銅角子,這是付給龍王老爺買水的錢。
請完水回來,我大姑母金花,將一塊檀香木,劈成碎片,放在水中,煮沸。
煮沸的檀香水,微涼後,才是抹屍。
抹屍有點麻煩。
我大姑母和七姑母,先將我大奶奶的屍體,左側面立著,用一把剪刀,剪破右膀和右腿上的衣服,再換上新買的裝束。
然後,又將我大奶奶的屍體,右側面立著,用剪刀剪破左膀和左腿上衣服,換上入棺的裝束。
至於抹屍,不過一個簡單的儀式,用一塊新毛巾,醮上檀香水,向上抹七下,向下抹八下。
我大姑母金花,早就將我大奶奶入棺的裝束換好。貼肉的一層衣服,是黑色點大布;中間的一層,是紅色的布料,最外邊的一層,又是黑大布。褲腰上,綁上一根白布條子,既紮緊了衣褲,又把我大奶奶的雙手,捆在一起。
下一個不可或缺的程式,是攤屍。
一塊木板門,下面擱兩條凳子。
我大爺爺一手抄起我大奶奶的後腰,一手抄起雙腿,說:“老帽子哎,不是我狠心,你聽我的話,我將你移到門板上。”
我大爺爺雙手托起我大奶奶的屍體,我大奶奶的頭,往後面閃了兩下。彷彿,我大奶奶已經答應了。
四六子棺材,放在進堂屋右側挨牆壁的位置,下面由兩條春凳支著。
棺材的蓋子早已開啟。
一個姓廖的漆匠師傅,用土紅粉蘸著水,將屍槽的四周,粗粗地塗抹過一次。
我大爺爺雙手託著我大奶奶的屍體,一步一步走向堂屋,然後輕輕地放下。我二十五伯走過來,說:“讓開,全部讓開!我來分針!”
:()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