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科幻靈異>南天門計劃動漫> 第160章 海量產能需求,星際碳奈米材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0章 海量產能需求,星際碳奈米材料 (2 / 2)

年的技術升級之後,一代又一代最佳化出來的最優良版本。

原材料只需要碳,意味著無論是在什麼星系,都能大量找到原材料;

而如果是有生命星球存在的恆星系,那就更簡單了,彷彿海里取水一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輕鬆供應任何一種巨型結構工程的消耗。

此外,它們有點類似於超織物,本身很輕盈柔韌,耐摺疊、耐壓縮。

一噸重的超織物,以基礎薄厚度展開來,可鋪滿一座華國鄉鎮;

十噸重的超織物,便可鋪設一座生態穹頂,充當外包材料,使之能抵抗風吹雨打、颱風山火。

相比之下,這些柔韌的碳奈米膜,雖然沒有那麼誇張的效能,但相對來說,在成本和加工難度上也沒有前者那麼高,可以說是一種超織物生態位上的下位代換優質材料。

按照星聯的施工規範,太空電梯所需的所有碳奈米材料通常都在末端空間站內部直接自行生產,畢竟這東西也是空間站本身的建設、維護所需的基礎材料之一,所有的空間站內部都會整合這玩意兒的生產裝置,到時候根據所在星球大小、需要多少產多少就可以了。

它的生產難度和工作量都不高,遠比星際合金簡單得多,因此,林奇不需要搬運它們,只需要從時空門另一頭運來對應數量的‘軌道助推環’,再配上現場生產的碳奈米材料,就能把軌道主體給組裝起來了。

一座太空電梯即使按千年科技的出廠價進行報價,也需要五百多萬星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包含這座空間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何況這還是承擔軌道末端運輸任務的正規星港,大量配套裝置是少不了的。

每一座空間站的內設,造價都遠比外部主結構高昂得多。

這些為空間站本身的正常運轉,以及它的主要功能所服務的裝置,無一不是真正的高精尖產品,在藍星這邊……倒不是說完全不能生產,畢竟現在的星環集團也形成了覆蓋面很廣的產業鏈,有一定的能力去生產其中一部分。

不過嘛,這產能、產量、良品率之類的問題...那就有點令人無言以對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