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先前做好的預案,華夏航天的技術人員們,把那些由星環重工按照他們給出的引數提前加工好的各型別材、零件,都組裝起來,
大致的思路,就是直接用以前經過考驗的航天載具設計圖為基礎,進行復刻。
只不過把裡面那些效能更差的合金材料更整體替換一下而已。
由於雙方效能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一步不得不依靠超算重新演算模型,做出了許多細節上的修改,以免出現‘過於先進,水土不服’的情況。
微調之後的飛船、火箭、探測器,毫無疑問得到了脫胎換骨一般的效能:
載荷更大,強度更高什麼的,那都是其次,同等指標下減輕了好幾倍的重量,才是最讓工程師們狂喜的一點。
航天啊,那就是往水裡扔錢。
不能說一點回報都沒有,最起碼經濟上的直接回報根本不是近幾年就能看得到的。
類似於今次要發射的‘羲和1號’繞月探測器上,哪怕一千克的載荷,背後都有幾百萬的直接投射成本和數千萬的隱性開發成本。
‘關鍵裝置’還好說了,那是必須要支出的,可這非必要的‘結構重量’,肯定沒人希望為它耗費太多載荷。
後者越能省,前者就越能賺,多出來的載荷乾點什麼不好,哪怕多堆幾塊太陽能板、多裝點燃料,額外增加一些探測器的續航時間都好呢。
探測器壽命越長,它在月球軌道上滯留的時間也越多,能發現的關鍵資料自然也越多,這對全國、全人類的科研事業都有極大幫助——少許的副作用,比如說讓鷹醬疑惑‘華國人無端端在月背待那麼久,是不是拿菸頭燙外星人來玩兒’之類,那就無足輕重了...
實際上,從設計圖上來說,‘羲和1號’完全是‘嫦娥六號’的復刻版,只不過由於採用了星際合金作為基礎材料,它這個復刻版成為了plus pro ti super oc...版,而未來的無人繞月飛船‘羲和2號’、載動物繞月飛船‘羲和3號’等等,也都同樣會採用d4星辰鋼材料,整個與採用常規材料的方案區別開來。
設計圖相同,材料不同,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提前實現傳統藝能登月。
整體來說,工程量會比明面上的嫦娥計劃小很多,但減少了工程量,反而有可能更早實現載人登月,彎道超車。
..
文昌發射中心。
剛剛回到青城的第二天,林奇就再度乘專機飛抵此地。
作為一家擁有千億級資產集團的掌舵人,私人飛機屬於很正常的生活工具。
林奇的座駕是一架落地7500萬美刀的灣流G800,19座雙發噴氣式客機,最大航程近公里,因為體型小巧——相對於波音和空客的那些大型幹線客機來說——且航程夠遠,方便公司要員及時週轉,這才入了他的法眼,被全款買下。
私人飛機這東西,是很看各人需求下菜碟的,類似於林奇這種要效率不要排場的人,他之所以會買這種昂貴至極的大玩具,無非就是為了搞一件‘能夠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把集團高層裝進去併發射至目的地’的工具而已。
也就是沒經過專業訓練、不具備天賦的普通人,頂不住戰鬥機在超音速巡航和大角度機動時的高強度過載,要不然他都有心搞兩架這個來做專機了...反正理論上的‘總裁專機’,實際上也是包括姜黛兒在內的一幫高層要員們天天飛,要不然他不用的時候放那兒還憑空折舊。
“我還以為你會隨便派個人過來應付一下呢,不是說你們那個曙光頭盔今天就要發售嘛?怎麼說也得時刻盯著才是。”
在機場接待的老蕭,看見林奇走下舷梯的時候,有點驚訝,但什麼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