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晉國皇宮朝殿內的文武百官,都極少接近秦人。
因為在晉楚合盟征伐秦國之前,兩國間從未有過交集。
就算是鄰邦,也只是互不干擾。
因為實力強大的晉國,從不屑與秦國討論什麼,他們的目光,一直放在齊國、燕國等國家。
對他們來說,那才是他們的競爭對手與聯邦。
在晉國文武的陳舊思想裡,一直普遍認為,秦人就是最低賤,最下等的民族,沒有之一。
畢竟,晉國在秦國面前,一向自詡為是天朝上邦。
如今,他們見到郭開驚慌失措的模樣,心中便更為不屑起來,認為秦人大抵都是這般。
“陛下,外臣無錯,何以要烹了外臣?”
頓了頓,郭開臉色煞白的問道。
晉帝姬重耳沉聲道:“你們秦國的將軍白起,坑殺了我大晉兩萬甲士,朕只要你們使團的性命,已經算是心懷仁唸了。”
晉國文武小覷郭開,小覷秦人,其根本原因在於,但凡是出使他國,都是去找脊樑骨最硬,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那種人。
比如他們晉國的藺相如。
也是由此,他們認為,郭開就是秦國脊樑骨最硬的人了。
連最硬的人都如此貪生怕死,秦人又能有幾個硬漢?
這樣的民族,不是下等人,又是什麼?
看來,秦人急需晉國的改造啊!
郭開已經被嚇到冷汗直流的程度了。
此刻的他,就像是一個小丑,任由晉國文武冷嘲熱諷。
“陛下,那是白起所做,與外臣無關啊!其實...其實外臣也很痛恨白起的那種行為。”
說著的同時,不停向晉帝磕頭下跪。
忽地,一名晉國武將,一腳將其踹倒在地,怒聲道:
“雖然我晉人痛恨白起,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但是不得不說,他用兵如神值得欽佩,此等豪傑,你怎配羞辱?”
白起是晉國認可的對手,對待這種對手,他們雖然極其痛恨,但是也很尊重。
郭開整個人都有點不太好了,身子開始發顫。
說白起的好話只能讓自己死得更快,說他壞話你們還不樂意。
究竟要鬧哪樣啊?
其實在這個時候,就能體現出諸葛亮讓他赴晉的良苦用心了。
倘若換成是和珅,雖然他也不想死,想好好活著。
但是,他絕對不是那種甘願受辱的人。
相反,他還會站起身來,大聲告訴晉人,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和珅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他對嬴淵的忠心,超越了太多太多人。
所以,為了嬴淵,他也會甘願赴死。
而不是像郭開這樣,為了活著,肯將大秦的臉面丟盡。
這是諸葛亮早就預料到的局面。
丟些臉面,換來大秦的長治久安,他覺得,這個買賣不虧。
國朝境內,其實貪生怕死之人極多。
但是為何獨獨派郭開赴晉?
原因很簡單,他是監察御史,在秦國權力中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去,能夠在一種程度上,完全代表著秦國官方的意思。
郭開軟弱,就是秦國朝廷軟弱。
示敵以弱,正是諸葛亮的策略之一。
其實話說回來,找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很容易,找一個有能力有手段的人也很容易。
但是要找一個既怕死,又有能力手段的人,就太不容易了。
郭開正是不二人選。
只要他能夠活下來,並且與晉帝在真正意義上商談求和之事。
逼得晉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