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似乎看出了馮永的心思,當下嘿嘿一笑:“這兩日見了阿姊,卻是受了叮囑,說兄長既是高人子弟,有些事情小弟不明白,那也是正常。只要小弟緊跟著兄長,凡事不明白之處,先看著記心裡,日後終究會知曉。”
這黃舞蝶如果去掉那顆漢子的心,做一個賢內助基本不成問題啊!再加上那份身家,這傢伙要是真能把她拿下來,也算是值了。
這般想著,兩人站在嘉陵江邊,看著那些羌女在撿石頭。
馮永要那些羌女去撿鵝卵石,當然不是為了拿去壘羊圈。
叫羌人去拾多一些柴火,當然也不是為了讓他們晚上能把火燒得旺一些。
他是為了燒石頭。
如果要洗一小批的羊毛,那隻要草木灰就夠了,可是像這一百多隻羊,至少也有幾百斤羊毛,這可不是草木灰所能解決的問題。
所以馮永要找到更多的鹼。
無論是百姓日常,還是工業上,鹼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就比如說,都是用麥子磨出來的粉,別人就只能做蒸餅,而且還死硬死硬的。可馮莊卻能做出鬆軟可口的蒸饃來,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有沒有放鹼。
其實鹼這東西也很常見。
只要是有茅房的地方,牆根那裡都會有一層白白的結晶,那就是自然解析出來的一種鹼性物質,也稱作硝。
馮永小時候,就經常不顧茅房的臭味,和小夥伴們特意跑到牆根那裡,拿著一張紙在下面接著,然後小心地把那層東西刮下來,包好放書包裡。
等有空了,就找點木炭,磨成粉,把兩個東西混到一起,然後在地上小心地倒成一條長長黑細線。
最後拿火柴一點,那黑色的粉末線就會一路“滋啦滋啦”地燒過去,和那電影中點炸藥包雷管燃燒時的樣子賊像,一群小屁孩就在那裡胡激動。
在那個連鞭炮都是奢望的年代,這已經是很高檔的玩法了。
至於食用要用到的鹼,在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廚房,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放有一塊淡黃色的結晶體,那就是用土法制作出來的鹼塊。
平日裡蒸麵或者逢年過節做年糕,要用到它的時候,就用菜刀砍一小塊下來,再研磨一下,就可以撒進麵粉裡了。
土法制鹼也很簡單,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用草木灰研磨,然後放入清水沉澱,再過濾,最後蒸發,得出的結晶體就是鹼了。
這是高中物理的基本操作,要是連這個都不會,那就是很明顯的高中物理不及格。
草木灰的基本成份是碳酸鉀,高中物理書上有。
馮莊做蒸饃所用的鹼就是這麼得來的。
當然,這種土鹼在後世,等馮永長大以後就很少見到了,那時基本都已經是工業製作出來的食用鹼,雪白雪白的,很是好看。
唯一見到的一次,還是在戈壁吃沙子的時候,看到當地牧民拿鹽鹼地長出來的蒿草燒了,然後再蒸餾出來的。
馮永就是學的這個辦法自制土鹼。
至於現在洗羊毛所要用到的鹼,要是還要用草木灰解析出來的鹼,那就太浪費了,而且份量也不夠,所以他決定搞一種更量大便宜的鹼性東西出來。
在前世的記憶裡,高中不知道是物理還是化學,有一道很常見的題目,就是一個試管裡有澄清的水,用吸管往裡面吹氣的時候,會產生絮狀沉澱物,請問裡面有可能是什麼?
答案是過濾好的石灰水。
馮永現在要搞的,就是把鵝卵石燒石灰,然後再把石灰放水裡,得到石灰水,等石灰沉澱後就可以得到鹼性的石灰水。
用鵝卵石燒出的石灰其實質量並不好,以目前的技術條件,想得到最好的石灰還是去山上找那些山石來煅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