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兒聽了,想了一好會兒,才認真說道:“安墨師兄,我若學得道法,會幫你的。”
安墨七歲時就到了洞府中,現在已是過去六年,雖年紀小,見識卻是不少,心道:“到那時你未必會記得我啦。”但面上還是做出一副感激模樣,道:“那就謝過小爺了。”
安墨退走之後,羽兒沒來由覺得一陣緊迫之感,本來還待找找四處有無好玩物事,現下卻沒了玩心,把一隻曾尚行給他備好的包裹自木架上拿了下來,摸索了一陣,捧出了兩本書。
第一本乃是《一氣清經》,不過他遇到曾尚行之前並未曾讀過塾,不久前才把字認全,因而讀起來甚為吃力,看了一會兒,撓了撓頭,放在一邊,又把另一本捧起。
這一本封皮之上,卻寫著《指中書》三字,著書落款上寫有“張衍”二字。
羽兒心道:“老師說過,這是祖師的名諱。”
當年張衍主持下院之時,見有些讀書未成之人,縱上山來求道,卻因不通經理,由此荒廢了稟賦,也是可惜,故而隨手寫下了這本道書,這裡卻不是什麼上乘法門,但弟子打坐之時,手指掐訣,變幻之間,自可引動呼吸,感身應氣。
不過雖他隨手而為之,昭幽府中弟子卻不敢怠慢,認為祖師一舉一動,必是蘊含深意,指不定裡間牽扯到什麼高深法門,故而凡是入門者,在修持《一氣清經》的同時,亦要習練這本指中書。
這書文字極少,多是手勢圖譜,變幻不多,更不繁複,總數也只三十六副而已。
羽兒本是少年人,心性未定,滿篇文字看得枯燥,但是這些圖譜手訣,卻是極感興趣,雙手玩鬧一般變來變去。
不多時,他就感到一股熱氣自小腹升起,隨後周身遊走,感覺極是舒服,不知不覺間,便漸漸沉浸了進去。
同一時刻,昭幽洞府之內,有兩名女修踩雲行空,前面一個姿貌秀美,身形纖巧婀娜,身著廣袖長裙,臂繞長帶,雲伴風拂,飄然若仙,正是劉雁依二弟子林思雪。
身後一人其望去十七八歲,素紗道衣,容貌絕美,神情之中卻一片清冷,卻是她弟子阮心萍。
兩人一路過來,腳下處處可見奇峰秀谷,清流碧江,更有云霧懸空,望去俱是仙靈之氣。
而今不比當初,隨小壺境不斷開闢,這處洞府比張衍初得時足足大了數倍。往日眾弟子彼此居處不過咫尺之隔,而今凡是到了化丹境的修士,都是立了各自洞府。
元嬰真人那更是不同,自家立有一方山水妙境,不過四代弟子之中,也只左含章弟子狄暉有此資格。
林思雪這時仰首看了看天,見上空高懸有一輪明光,狀似驕陽,卻不刺眼,照在身上,便有一股融融暖意,心忖道:“六師叔此回取來的還真是一件好寶物。”
此是魏子宏月前自瑤陰派諸寶之中取來一隻定光珠,能採攝日月之光,反照內廷,更有掃除汙濁,撫氣寧神之效。
而有此物懸在空,洞府中亦是分了白晝黑夜,眾弟子仿如行走在露天之下,不必再費力去默察天時變動。
兩人飛遁有盞茶工夫,到了一清澈大湖之前,湖中立一碧峰,上築有百餘座樓閣觀宇,處處可見飛簷斗拱,金柱玉磚,二人來至那一幢十六層高閣之前,收了法力。緩緩飄落下來。
長孫青匆匆自裡迎了出來,恭敬一揖,道:“弟子見過師叔祖。”
林思雪語聲柔和,道:“不必多禮,你師祖可在?”
長孫青道:“正在觀中。”
林思雪道:“前面引路。”
長孫領著二人穿廊過殿,未有多久,來至觀後一處池塘邊,躬身道:“師祖正在垂釣,弟子便不過去了。”
林思雪點點頭,道:“你先下去吧。”
她帶著弟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