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機會來了,他拿出事先就寫好的平川市規劃發展藍圖說道,“王書記,這是我工作之餘寫成的平川市規劃發展藍圖,只是我個人的初步設想,還很不成熟,我拋磚引玉,您過目下,”
王有山疑惑的看著劉冬梅,面露詫異,“哦,冬梅,看來你早有謀劃了,拿過來我看下。”
王有山接過劉冬梅遞來的規劃發展藍圖,仔細地看了起來。他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輕輕點頭,一旁的劉冬梅和於志軍緊張地看著他,大氣都不敢出。
看了許久,王有山抬起頭,目光中帶著幾分讚許,“冬梅,你這份藍圖很有價值啊。
說著,王有山手指著“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這一條說道,
“礦業:引入先進的礦業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資源開採效率和利用率,加強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推動礦業產業鏈向深加工領域延伸,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礦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這很好啊,這裡面就提到了工業轉型思路,和我們當前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
劉冬梅鬆了口氣,臉上露出微笑,“王書記,我在陽淮區國土資源局工作多年,深知我們平川市目前工業發展的瓶頸,所以在藍圖裡著重規劃了這一塊,希望能對城市發展有所幫助。”
於志軍也湊了過來,看著藍圖上的內容說道:“劉局長,你這煤礦工業產業園區升級計劃很不錯。如果能和人才引進計劃相結合,在園區內打造人才高地,不僅能提升產業競爭力,也能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
王有山拍了下手,“對,這兩者相輔相成。我們可以在園區內設立專門的科研中心,吸引高階人才入駐。同時,政府加大對科研創新的扶持力度,出臺專項政策。”
劉冬梅興奮地說道:“我們還可以與一些大型企業合作,在園區內建立聯合實驗室,利用企業的資源和市場優勢,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
於志軍點頭,“那在園區的配套設施建設上,除了傳統的餐飲、住宿,還可以打造休閒娛樂區域,提升園區的生活品質,吸引更多人才長期留下。”
王有山目光看向遠方,心想這次同於志軍和劉冬梅出來,竟還遇到了思想上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