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許倬雲談錢穆> 第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部分 (1 / 4)

�F淥��懦鋈プ鱟時荊�綻�ⅲ�饈巧桃敵形�N易娓缸雋四桓��腋蓋資俏����瘢�葉�逶諞�洩ぷ鰲5�俏腋蓋仔剿�細擼��葉�辶�掀鵠賜蹲剩�窗熗艘患頁穸械輳�諼尬�晌易婺傅哪諡毒��N葉�遄約河趾圖父鑾灼鶯峽�艘患業纈霸海�偕灘⒉環摯��恢刮頤且患遙�尬�壹胰鞝恕�

錢鍾書的伯伯和爸爸是雙胞胎,他的爸爸是文學家、學者,他的伯伯是商會會長。錢鍾書是他伯伯教大的,不由他爸爸教。他伯伯沒做過官,但學問底子很好,一輩子在各種行業裡投資,股份也不大。他這個無錫商會會長等於士紳的領袖,他也是江南總商會的會長。這對弟兄,兩個職業,在別處想象不到一起,但在無錫是很自然的事。

這種現象用社會學的理論來解釋很簡單,就是資源的控制,控制人的資源,控制財產的資源,婚喪喜慶,親戚世家,構成網路。婚姻是一個長期的網路,婚喪喜慶的交往,是時時刻刻提醒網路的存在。到了1940年代末,無錫的社會網路變化不大,因為這個階層根深蒂固,而且枝丫拉得非常寬。

第二章 輔仁中學(3)

東林遺風

在明朝時,江南士大夫的力量很強,看不起中央政府,對王朝政治非常不滿,所以把書院作為針砭時政的地方,也可以在邪惡的世界裡砥礪對方成材。東林書院是宋朝楊時先生南渡設立的,但真正興盛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當年東林書院可以住上兩三百個學生。後來東林書院只剩了一個祠堂,輔仁中學就在祠堂的側面。

東林書院的舊址裡有一塊不太大的地方,兩幢房子,一邊是高中,一邊是初中,今天都歸到東林書院裡面去了。無錫政府按照東林書院的原圖修復,恢復了當年的四分之一吧,花了點心思,考查各處明清的建築材料,門、石頭、牌坊都是各處拆了房子搬過去的。我們家的宅子被徵收,拆了,一對抱鼓石就放在東林書院門口。

抗戰勝利之後,江南一帶的教育很現代化,都是好的學校,好的學生。從宋朝起,東南就富庶,教育程度就高,明朝時江南地區沒有文盲。江南的教育很特別,除了蘇州是文人聚居以外,別處不太走科舉制度,都做實學,尤其是無錫、常州,王陽明門下的子弟有“實學派”。蘇州是文藝中心,寫詩、小品文、散文,文人很多。無錫的風氣卻是經世致用為主。西潮東來,上海有了江南製造局,講求新學,開啟許多新的視窗。在上海西方傳教士發行的刊物,也傳播到周圍。無錫首當其衝,風氣大開。

輔仁中學是由四個在聖約翰大學畢業的無錫人回家辦的,聖約翰大學是教會學校,但這四個人不是教會的人。我們兩百個學生基本上都是江南師生。江南計程車大夫跟別處不一樣,我祖父會演算代數,即中國的天元術。從南宋起,無錫數學就好,華家、秦家、孫家,世世代代互相教數學,傳統數學和西洋數學混在一起。輔仁中學的老先生也教我們實學,譬如教國文的老師,要花很長時間考證一個詞給你聽。我們最注重的是經世致用之學,江南製造局第一批翻譯數理科學的人中有不少無錫人。

我們學校一直保持小規模。上海印刷局提供教科書,英文教科書是從印度運到上海來的。留洋外國,廣東人多於江蘇人;回來服務,在本鄉傳授西方教育,江蘇人多於別處。無錫人讀了英文以後,到上海出洋留學,做貿易,做銀行。

我們家族裡一直有幾十畝田的收成屬於家族的公款,用來供祭祀、濟寡婦、供學費。我們每個孩子上學都有學費拿,我上輔仁中學時,還拿了學費,等於是獎學金,叫“膏火資”。

以前不敢想象我能到學校讀書,因為我的手腳情形那麼壞,上海一般的中學都是樓上樓下,而且我的知識程度亂七八糟。回到無錫以後,父母親說去試試看,我兩個哥哥都在輔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