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部分 (1 / 5)

罌懇潑窶此擔�筆保��鉅惶觳蝗繅惶歟�┮壞某雎肪褪且潑瘛R僕�未Γ咳巳誦鬧形薜祝�ЩР恢��搿�1964年8月開始動員,10月,方誠善等三位幹部到了龍泉縣蘭鉅公社選點,龍泉縣給了他們兩個大隊,讓他們選,於章大隊緊靠公路,田少,山不多,桐山大隊村前一條溪,溪邊有水碓,山上有油茶,土地連成片,但大隊坐落在山谷中。路也被芒稈遮蓋,交通極不方便。春節過後,史家裡塘村移民開始報名了,210人願意到桐山;130人卻報了於章,並都簽了名畫了押。報名結束,縣移民辦主任來大隊宣佈:“報於章人數不夠,報桐山的移民春節前搬遷。”話音一落,當場一片譁然。史家裡塘村經歷了八個月的漫長動員,43戶210名後靠移民終於在1965年3月14日踏上了移民的征途。

3.庫底的松崖鄉(4)

40多年過去了,原遷移民的老人大都已離開人世,當時的青年也成了滿面滄桑的老人。我走訪不少桐山村新安江水庫移民的家,他們住的都是40年前建造起的泥牆移民房,只見牆裂了,牆壁剝落了,牆頂風吹了,有的屋柱、橫樑已裸露在牆外,他們整天就在這樣的危房中提心吊膽地過著日子。

原松崖鄉後靠重遷到麗水市龍泉、慶元、松陽幾個縣(市)的移民村,我都走訪了。他們感到幾十年的委屈和辛酸太多了,他們意見最大的是執行上面的政策太隨心所欲了。史家裡塘移到龍泉蘭巨鄉桐山村的移民史棠貴動情地說:“移民時我家的房子折價4300多元,後靠到山上,一分錢沒補貼,靠自己肩挑蓋起房。來到龍泉淳安縣移民辦,對我們移民按一代、兩代、三代人的家庭分別給予300元、700元、1000元不等的房屋補貼。我一家移民時只有父母和我三口兩代人,移民45年了,只拿到720元的安置費。家底空,補助少,現在我們四個移民村新社員生活明顯低於桐山村八個自然村老社員的生活。40年來,近100戶史家裡塘移民只有一戶造了新房,這麼不公道的事到哪裡去申訴。”

牆裡移到松陽縣赤壽鄉的徐睦賢氣憤地說:“我們來到松陽,第二年國家才給我們建房,不論家庭人口兄弟多少,一律按一代、兩代、三代家庭分別分到一間、兩間、三間房子。一間房子造價也只有336元,拿到房子,過去折價的錢再多,也是一筆勾銷,這不知是哪裡來的政策?”幾十年後他們說起這些事,還是一肚子的委屈。他們講了一件事,我也難以理解。

同是1965年初移到當時龍泉縣的樟樹下、史家裡塘及上溪埠三村的移民,史家裡塘村的210人移民在1965年3月14日離開淳安開船的那天,給每個人發了三元路上的伙食費和三元壘灶費,而在1965年春節前上船到龍泉的樟樹下村移民卻一分沒有。到了1965年4月1日上船的上溪埠村57位移民,每人發到的卻是三元生活補助費。同一個鄉的移民,同在1965年初的移民,同移到當時龍泉縣的移民,移民安置費怎麼不一樣?三元錢,或者是六元錢,對今天來說,確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但在當時,對新安江水庫的移民可是十天半月的生活費啊!新安江水庫移民路上的補助,有與沒有,有多有少,這決不是政策決定的,這是工作的細節做沒做到的問題。

調查中,新安江水庫移民反映最大的疑問是房屋折價之後為何不給兌現?移民安置費差異又怎麼那麼大?

如今,在淳安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幾千年的二十多萬新安江水庫移民離開了淳安的故土,奔赴江西、安徽和浙江其他縣、鄉、村。50年的風和雨,他們亢奮,他們拼搏,成功者成為富翁,成為村上的領頭人。但大量的新安江水庫移民卻是為自己的生計在日夜操勞著。

在龍泉採訪時,我最欽佩的是小梅鎮黃南村的胡永吉,他拿出一沓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