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走完了這道樓梯,我回頭向楊暘做了個勝利的手勢。
二樓裡依舊靜悄悄地沒有人影,前面有一扇木門,依然是緊閉著但沒有上鎖,因為時間久遠的緣故,門面上有著斑斑駁駁的痕跡。我又想到了馬斯頓屋‐‐當我推開門的一瞬間,會不會從裡面衝出一個吸血鬼來咬我的脖子?《撒冷鎮》的故事又出現在我的腦海里。
我猶豫了一下,走過去輕輕推了推門,木門應聲而開。
這還是一間小屋,佈置得很特別,在昏黃的光線裡,我看到小屋三面的牆上掛滿了宗教畫,對面掛著一塊黑色的幕布,看不到後面是什麼。
&ldo;有人嗎?&rdo;我又大聲問了一句,依然沒有人回答我,難道這地方沒有人住嗎?
沒有人回答,我便打量起那些宗教畫來,這是一些色彩濃重的木板油畫和畫布油畫,每幅畫的下面還有文字註解。這些畫大多源於名家之手,有迪克•色茨的《下十字架》,科西莫•圖拉的《聖殤圖》,雅克斯•貝隆斯的《哀悼基督》,還有……我一幅幅地往下看,《聖降》、《悲泣的聖母》、《卸下聖體》、《悲傷的男人》……這時我發現這些畫有著同一個主題,那就是:耶穌之死!
我環視一遍所有的圖畫,不錯,都是耶穌受難圖!只是各位畫家描繪的場景和角度不同罷了。儘管這些畫的場景各不相同,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每幅畫裡都明顯地勾勒出了耶穌右肋的那個傷口以及從傷口裡流出來的血跡。
這時,一幅奇怪的畫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這幅畫看上去有些怪異。
那是法國畫家雅克斯•貝隆斯的《哀悼基督》。雅克斯•貝隆斯將事件背景置於夜色中,人物表情凝重,聖母處於畫的正中,左邊是被刺的耶穌,一個聖徒高舉這蠟燭照亮了耶穌的傷口,於是整幅畫的亮點便轉移到了被蠟燭照亮的傷口上。文字註解介紹這幅畫說:&ldo;居於畫布右側的那個男人與耶穌無關,他是此畫的贊助者,這幅狹長的油畫,其邊界就是&l;聖墓&r;的邊界,因此備受推崇,被放在祭壇中,受到人們的敬畏。&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