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仙俠小說>甲申之亂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第217章 戰戰和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7章 戰戰和和 (3 / 8)

並沒有真的就大動干戈。而是繼續休戰……

第二次和談,雙方各退一步,結果……結果還是不歡而散。

忠誠伯李四很是「惱怒」,認為吳三桂沒有和談的「誠意」,定要在戰場上拿到談判桌上拿不到的東西。

忠誠伯一怒,就代表著殺伐徵戰,全天下就沒有不怕的。可吳三桂也是個「硬骨頭」,不僅不怕,反而做了戰爭「總動員」,說什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腦袋稍微靈光一點兒的都能看出來,這都些個唬人的玩意兒,忠誠伯不是打不過吳三桂,吳三桂也不是真的不怕。可要是真要大戰的話,何必等到今日這般扯皮?要是真的想打,當初就不會休戰。

吳三桂也是吃準了李四的心思,採用處處設防這種部分主次的混帳戰略,還高聲叫囂什麼「抵抗到底」。

當然這些都是做給天下人看的戲份兒,和大局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吳三桂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這次和談,就是李四和姜瓖欲瓜分陝西,欲效割據之事,所以無法接受……」

說這種不要臉的話,吳三桂絲毫也不感覺到愧疚,他自己也是想著割據呢。可這並不妨礙他喊的義正詞嚴大義凜然:「此事當奏請朝廷,懇請萬歲裁決,否則吳三桂就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退讓……」

都是屁話,吳三桂要是真的敢打,還這麼大叫大嚷的效潑婦行徑?戰至最有一兵一卒這種大話,鬼也不信?要是都打光了,誰還鳥他吳三桂是哪根蔥?

別說是吳三桂和李四這種比朝廷還要強悍的實力派,就是小蝦米姜瓖,什麼時候把朝廷當一盤子菜了?這邊都打的這麼熱鬧了,誰又何曾理會過朝廷半點兒?

這個時候想起朝廷了,怎麼看怎麼可笑,分明就是給自己找臺階呢,分明就是想利用朝廷儲存自己的實力而已。

對於千里之外的戰爭,其實和朝廷也沒有什麼關係,朝廷裡肯定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想法。只是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分出了高下而已。

事情的本質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所謂的朝廷裁決就是個花架子,沒有誰會當真。朝廷要是說不打了,或者讓忠誠伯放棄,李四就真的那麼聽話?哈哈……

可是朝廷那邊卻對這個「裁決」相當重視,興武小皇帝很有魄力的以嚴厲語氣發了明旨,調門很高的譴責戰爭三方「塗炭生靈」的舉動,致使「國土再淪戰亂」,不僅削了戰爭三方首腦的爵位,罰了三人一年的俸祿。連李四本人天下招討的官職都給抹了去,朝廷正追剿帥印呢,看這意思,李四連大帥也做不成了。

吳三桂那邊的處罰幾乎和李四一樣,先把平西王和平西伯的爵位奪了,再罰俸去官,以後的懲處還要追加。

一直強勢的李四和吳三桂都很乖巧,或許是真的給天威所「震懾」,前後腳的上了請罪的條陳,並且表示對於聖上的處罰心服口服,一個勁兒的「謝恩」。

興武小皇帝再下嚴旨,交戰各方各自後退,朝廷欽命處理此事,若再有交戰殺伐之事,以抗旨之罪論處。

如此一來,江南沸騰。

這天下還是大明朝的哇!

可不見聖上一發火,這些個地方實力派紛紛「懾服」麼?李四和吳三桂,還有那個姜瓖,哪一國不是手握重兵?哪一個不是稱霸稱霸的厲害角色?聖君一動怒,立刻就收了飛揚跋扈的勁頭兒,請罪的摺子雪片一樣遞過來,唯恐「天威震怒」。赴死軍和關寧軍,哪個不是精兵悍將的虎賁強兵?朝廷的旨意一下,還不得乖乖的縮了回去?

地方豪強俯首認罪,興武君臣的面子確實是有了,很有幾分盛世明君的威嚴,可其中的苦澀也只有自家知曉。

說什麼天威震怒,別說是李四和吳三桂這樣的大鱷,就是姜瓖這個小蝦米,什麼時候怕過朝廷?至於各自退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