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部分 (4 / 4)

責其未接詔書,竟擅自撤軍,同時急命子梁胤為鷹揚將軍,與振威將軍姚皓、別駕衛翰率5萬人在酒泉(今屬甘肅)堵截呂光。敦煌太守姚靜和晉昌太守李純先後向呂光投降。呂光一方面傳檄涼州,責備梁熙不但沒有奔赴國難,反而阻遏回國的遠征大軍。同時,派彭晃、杜進、姜飛為前鋒,與梁胤戰於安彌(今甘肅酒泉東),梁胤大敗,率數百騎東逃,被杜進所擒。武威太守彭濟擒梁熙,並向呂光投降。呂光斬梁熙。不久,呂光*姑臧(今甘肅武威),自領涼州刺史、護羌校尉,涼州郡縣歸附呂光。

在淝水之戰中作為前秦將領的前涼國王張天錫逃奔東晉。前秦長水校尉王穆將其世子張大豫隱匿,一起逃至河西,附於鮮卑禿髮思復鞬。後來,思復鞬把張大豫送至魏安(今甘肅古浪東)。386年(太元十一年)二月,魏安人焦松、齊肅、張濟等人聚集數千人迎立張大豫為首領,攻克呂光的昌松郡(治今甘肅武威東南)。呂光派輔國將軍杜進前往討伐,被擊敗。張大豫轉逼姑臧(今甘肅武威市)。王穆向張大豫進言說:“呂光糧豐城固,甲兵精銳,逼之非利。不如席捲嶺西,厲兵積粟,東向而爭,不及期年,可以平也”(《晉書·呂光載記》)。張大豫不納,自號撫軍將軍、涼州牧,改元鳳凰。建康太守李隰和祁連都尉嚴純起兵響應,張大豫軍發展至3萬人,保據楊塢(在今甘肅武威西)。四月,張大豫自楊塢進至姑臧城西,長史王穆及禿髮思復鞬子禿髮奚於率部眾3萬人進駐姑臧城南紮營。呂光率軍出擊,斬禿髮奚於等2萬餘人,張大豫從此一蹶不振,率部自西郡(今甘肅永昌西北)入臨洮,駐守俱城(今甘肅岷縣境內)。呂光對諸將說:“大豫若用王穆之言,恐未可平也。”諸將說:“大豫豈不及此邪!皇天欲贊成明公八百之業,故令大豫迷於良算耳”(《晉書·呂光載記》)。呂光聽後非常高興,對賞賜諸將。

九月,呂光得知符堅被後秦主姚萇所殺,呂光下令三軍縞素服喪,並自立為帝,國號涼(史稱後涼),建元為太安。十二月,呂光自稱使持節、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隴右、河西諸軍事、大將軍、涼州牧、酒泉公。

387年(太元十二年)

七月,呂光率彭晃、徐炅進攻臨洮(今甘肅岷縣),將張大豫擊敗,張大豫隻身逃往廣武(今甘肅永登東南)。八月,廣武人捉拿張大豫獻給呂光,呂光將其斬首於姑臧(今甘肅武威)。

十二月,呂光部下徐炅與張掖(今屬甘肅)太守彭晃謀叛,西平太守康寧殺湟河太守強禧,反叛呂光,自稱匈奴王。王穆則襲據酒泉(今屬甘肅),自稱大將軍、涼州牧。康、徐、彭、王遙相呼應反呂光。呂光趁叛將尚未連兵之際,迅速出兵擊敗徐炅,徐炅投奔彭晃處。彭晃乘機擴張,東結康寧,西通王穆,對呂光形成很大威脅。

呂光與諸將商討對策,諸將認為:“今康寧在南,阻兵伺隙,若大駕西行,寧必乘虛出於嶺左。晃、穆未平,康寧復至,進退狼狽,勢必大危。”呂光統籌全域性,堅持己見地說:“事勢實如卿言。今而不往,尋坐待其來。晃、穆共相唇齒,寧又同惡相救,東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今晃叛逆始爾,寧、穆與之情契未密,及其倉卒,取之為易。且隆替命也,卿勿復言”(《晉書·呂光載記》)。

呂光親率3萬步騎兼程急行,進圍張掖,攻之二旬,彭晃部將寇頗大開城門投降,放進呂光,遂誅彭晃。在呂光的迅猛進攻下,王穆內部發生內訌,王穆發兵攻打其部將索嘏駐防的敦煌(今甘肅敦煌西)。呂光聞訊大喜,對諸將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