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國史通鑑元明清篇> 第15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部分 (1 / 4)

滅倭寇。公元1559年,戚繼光在浙江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組織成一支四千人的軍隊開始抗倭。戚繼光的這支軍隊軍紀嚴明、軍械先進、作戰勇敢,成軍之後大小數百仗,未有敗績,被人們稱為“戚家軍”。戚家軍在浙江、福建、廣東三省轉戰十年,使倭寇不敢再犯。經過戚繼光的努力,沿海倭寇被肅清,當時的人稱讚他是“足稱振古之名將,無愧萬里之長城”。戚繼光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兩部軍事名著和《止止堂集》等。

相關知識

瓦剌:

瓦剌是明朝人對西部蒙古的稱呼,元朝時稱斡亦剌﹐又作衛拉特或衛喇特。瓦刺人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區(今葉尼塞河的八條支流地區)。人數眾多﹐有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稱。元時開始南下﹐定居於阿爾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廣闊草原的西北部﹐並改狩獵經濟為畜牧經濟﹐兼營部分農業。瓦剌有四大部或四萬戶﹐簡稱“四”。其名稱各書記載不盡一致﹐其中包括許多古老的蒙古語部落和突厥語部落。後來,瓦剌分為杜爾伯特、準噶爾(綽羅斯、厄魯特)、土爾扈特和碩特四部。清朝時,當時已經移居伏爾加河中下游一百四十多年的土爾扈特部落由於不勘忍受沙皇俄國的壓迫,於公元1771年1月16日,在渥巴錫汗的統率下,舉行武裝起義,十六萬人開始東歸祖國。途中打退了俄國軍隊無數次的圍追堵截,戰勝了疾病和沙漠,行程萬餘里,付出了近十萬人的代價,於同年7月20日回到祖國境內,史稱“東歸”。

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是明朝的一次宮廷政變。瓦刺首領也先在北京城下被于謙帶領的明軍擊退後,於次年將明英宗朱祁鎮放回明朝。明朝宗朱祁鈺為將防止他與舊臣聯絡復辟,將回國的朱祁鎮囚禁在南宮之內。公元1449年正月十六晚。石亨、曹吉祥、王驥、張軏、楊善,以及徐有貞趁明朝宗病重,帶兵來到南宮門門外。由於找不到鑰匙,他們便用木槌撞開牆壁。他們帶領明英宗朱祁鎮進入奉天門,進入奉天殿寶座,然後召叢集臣,徐有貞當眾宣佈:“上皇復辟!”英宗朱祁鎮對百官宣佈道:“景泰皇帝(指朱祁鈺)病重,群臣迎朕復位,你們各人仍擔任原來的官職。”眾朝臣見此,只好跪倒參拜。英宗朱祁鎮就這樣又重新取得了皇位。明朝宗朱祁鈺躺在病床上,聽到到這個訊息後,不久便病死了。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十七

正 文

張居正一朝功潰,魏忠賢九千歲稱;

崇禎長城空自毀,闖王商洛礪鋒芒;

史公揚州留忠名,完淳不識承疇公。

釋 義

張居正一朝功潰

宰相之傑: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是明朝的名臣。公元1572年,明穆宗病死,年僅十歲的明神宗朱翊鈞即位,身為明神宗的老師的張居正被任命為首輔。張居正成為首輔之後,便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張居正提出著名的考成法,載撤了政府機構中的庸員,懲治貪官。在軍事方面張居正重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平定外患;在治水患方面,重用潘季馴,把黃河從水患變成水利,把田地從4228058頃增加到7013976頃。張居正去世的時候,儲糧夠全國人吃十年。張居正輔政十年頗有建樹,將明朝當時積弱的面貌煥然一新。因為明朝的首輔,相當於前朝的宰相的官職,人們稱讚張居正是“宰相之傑”。張居正是一個好首輔,卻不是一個好老師。張居正死後明神宗開始變得恣意妄為,多年不理朝政,以至於將張居正十年心血付之一炬,明朝從此再度走上衰落之路。

魏忠賢九千歲稱

九千歲: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是明朝末年的大宦官。公元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明熹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