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武聖是岳飛> 第157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7部分 (3 / 5)

張俊和王德的部隊,甚至是高宗皇帝本人的御林軍部隊(楊祈中部),全都被派上了戰場。

為什麼高宗皇帝突然變得如此激進?

無他,狗急跳牆而已。

當高宗皇帝硬頂著天下大多數人的反對,卑躬屈膝,堅持和金人議和;然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和議又突然遭到金人所撕毀。

沒人能夠體會到高宗皇帝心裡面那種被千夫所指的感覺,以及被女真人欺騙所帶來的委屈和鬱悶。

無論如何,朕也是一個堂堂的一國之君,對不對!

緊接著,西北戰場上突然崩塌下來的局勢,山東和中原地區金兵的步步緊逼;再加上開戰之處,南宋官員們的集體不抵抗運動,等等。

這些情況綜合起來,讓往日首鼠兩端的高宗皇帝徹底爆發了。

高宗皇帝也不是傻子,當然也知道和談是要建立在武力對等的基礎之上。

假如真讓女真人給幹翻了,他趙構拿什麼身份來和談?

因此,高宗皇帝不但催促韓世忠他們趕緊出兵,還接連發了十道緊急詔書給駐紮在鄂州的岳飛,讓岳飛出兵救援劉錡。

其中有三道詔書的內容尤為出彩:

第一道御札:“金人過河,侵犯東京,復來佔據已割舊疆。卿素蘊忠義,想深憤激。凡對境事宜,可以乘勝取勝。結約招納等事,可悉從便措置。若事體稍重,合稟議者,即具奏來。付卿親札,想宜體悉。”

第四道御札:“金賊背約。兀朮見據東京。劉錡在順昌,難屢有捷奏,然孤軍不易支吾。已委卿發騎兵策應,計已遣行。續報撒離喝犯同州,郭浩會合諸路,扼其奔衝。卿之一軍。與兩處形勢相接,況卿忠義謀略,志慕古人,若出銳師邀擊其中,左可圖復京師,右謀援關陝。外與河北相應,此乃中興大計。卿必已有所處,唯是機會不可不乘。付此親札,想宜體悉。”

最後一道御札“金人再犯東京,賊方在境,難以召卿遠來面議。今遣李若虛前去,就卿商量。凡今日可以乘機禦敵之事。卿可一一籌畫措置,先入急遞奏來。據事勢,莫須重兵持守,輕兵擇利。其施設之方,則委任卿,朕不可以遙度也。盛夏我兵所宜,至秋則彼必猖獗,機會之間,尤宜審處。遺親札,指不多及。”

好一句“施設之方。則委任卿,朕不可以遙度也”。

對於駐守在外的將領而言,這已經是朝廷最大程度的放權了。

替皇帝送遞最後一道御札的官員是岳飛以前的幕僚官,襄陽府路置司參度官李若虛。在紹興八年,李若虛被當時的樞密副使王庶調升到樞密院。任軍器監丞一職。如今高宗皇帝把他任命為欽差,也是要取信於岳飛。

為什麼高宗皇帝要任命一個讓岳飛能夠有足夠信任度的欽差?

原因是,這個欽差還有另外的一個使命:他需要替皇帝給岳飛捎一個口信,也就是史書上所說的口諭。

而這個口諭的內容與白字黑字的詔書有著天壤之別。它只有九個字:“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

不要隨便亂搞事,把金兵給嚇跑了就可以收兵。

原來如此,之所以用了口諭,就是要保密。還要以你岳飛自己的名義撤退,別讓本皇帝丟臉了!

說句實在話,前來傳遞口信的人假如不是眼前的這個李若虛,岳飛還真不敢相信這個口信的真實性。

整整十萬野戰軍的出動,無論是進是退,都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被敵人打個伏擊,損失就大了。

再加上,那麼多人上了前線,看到金兵不打,這無論如何也不是個事。

岳飛沉默了,低頭不語。他該怎麼辦?

無論他是多麼的想收復失地,殺盡仇寇,可從骨子裡他還是無條件服從朝廷任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