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用得上五分鐘,周芸把小兒子喊過來,讓他來接替自己把活兒幹完。 李景聽見老媽的召喚就趕緊出來了,他已經出來的夠快了,但是也只來得及看見他老孃匆匆離去的背影。 李景嘆氣,他大哥說的果然沒錯,李陽一回來他們就都失寵了,他小陽哥的魅力咋就那麼大呢? 李奶奶見李陽過來了,就拉著他在炕邊兒坐下,迫不及待的跟孫子分享老頭子的糗事。不抓緊時間不行啊,一會兒老頭子該回來了。 原來是前幾天李爺爺出去溜達和老夥計嘮嗑兒,還自備一大茶缸的山楂水。 李陽送給他的那個大茶缸子本來就挺好看的,再加上是嶄新的,就難免引人注目了些。 李爺爺就隱晦的跟人家顯擺,說這是李陽送給他的生日禮物,裡面泡的山楂乾兒也是他孫子孝敬的!這引得一眾老頭子羨慕不已,紛紛誇獎李陽那孩子有出息,還孝順。 李爺爺平常多內斂的人啊,這時候也被誇的飄飄然了。又看似不經意的提起了李晚轉正還有長孫媳婦兒也在婦聯替崗的事兒,更是讓大家羨慕嫉妒恨了。 李爺爺顯擺的差不多了,水也喝完了,就端著他的生日禮物回家了。 李爺爺走後,眾老頭兒紛紛唾棄,這老李是來顯擺他家過的多好,兒孫多孝順,相處多和睦呢,還當誰看不出來似的! 這件事情的後續,就是在第二天,李家的事兒基本傳遍了整個大隊。 縱使你再酸又能有啥用呢?李家老二剛沒了媳婦兒的時候,過的多艱難那,他大哥家可沒少幫襯。 現在二房的李晚和李陽出息了,也沒忘了拉拔大房的人,不得不說,李家兄弟的感情確實挺好,也許跟當初李老太太堅持分家不無關聯,遠香近臭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家裡的大姑娘小媳婦們聽說了這事兒,也只能羨慕李晚運倒好。弟弟幫他找了替崗的機會,這才兩個多月,人家就轉正了。 雖然對外的說辭是李晚工作能力強,又認真努力,才能成為正式工的。可大家也不是傻子,知道轉正這事兒肯定是花了錢的。 只能感嘆李家的姑娘命好,捨得給一個到了出嫁年齡的姑娘買工作,這可無異於是打水漂兒了,結了婚,姑娘就是別人家的了,工作又留不下,工資也不可能拿回孃家,可不就是打水漂兒嘛! 像李家二房有四個孩子,李晚還能享受這待遇,不得不讓人羨慕,肯定也有嫉妒的,不過那又怎麼樣呢?人家現在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了,和她們已經不在一個階層了,嫉妒也沒用呀! 這就是李陽為什麼堅持一定要讓李晚走出去的原因。現在不像網路發達的後世,不出門都能知曉天下事,能領略五湖四海的風光。 要是李晚一直待在村裡,那她面臨的就是相親嫁人,也不是說這樣的生活就一定不好,但是李晚自己明顯是不想十八歲就嫁人的。 尤其是她去婦聯工作後,見識了太多的不如意,大多數的女人目之所及的就是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一輩子偏安一隅,要是生活平順倒也還好,能安穩的過日子。 最怕的就是所託非人還沒辦法離婚的,自己沒有工作,離了婚孩子怎麼辦?她們要怎麼生活?關鍵是孃家也回不去,還會覺得她們丟人。 所以說李晚是很幸運的,有李陽為她籌謀,有家人對她的支援,她的人生路就會比別人好走許多…… 李奶奶跟李陽講到興奮處,就聽見門口有人掀開門簾子進來了。她還以為是老頭子回來了呢,趕忙收了聲,面子還是要給他留一點的。 結果發現進來的是大兒媳婦周芸,老太太就繼續跟李陽八卦,這次不說老頭子了,轉而說了些村裡的事兒,還順便提了林家過了年也要辦喜事了。 李陽翻了翻原身的記憶,好像是林嬌嬌的大哥快結婚了,那個和她不怎麼對付的大嫂要進門了,這回林嬌嬌該頭疼了。 原身的記憶裡好像隱約記得,就是在林家大哥娶媳婦兒的那天,知青院兒那邊好像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不過這就不關李陽的事兒了。 李爺爺回來了,祖孫二人的八卦閒聊暫時告一段落,周芸正好趁著這個空檔,跟李陽搭話。她等了有一會兒了,可是根本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