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曉這邊的要求也很明確,給陳建業一個月的時間,在自己的肚子大起來之前,儘快把酒席給辦了,她不能沒名沒分的跟他過日子,至於彩禮,她也不要那些三轉一響,她只要錢和票。 雖說沒要三轉一響和大件傢俱,甚至連新衣服也沒要,但是吳曉曉要的彩禮是一百五十塊,這個數目也不算少,放在村裡一般人家都夠結兩次婚了。 當初李昊和吳敏的婚禮辦的就很體面,花費自然也不菲,以至於被眾人津津樂道了許久。 腳踏車、手錶、縫紉機,還有新衣服、新傢俱和五桌酒席,雖說新衣服和縫紉機是吳敏的嫁妝,但是李家也花了兩百多塊錢。 就衝這排場,就憑這份看重,村裡無論出嫁的還是未婚的,又有哪個女人能不羨慕呢? 吳曉曉明白孃家人是斷然不會給她出嫁妝的,現在自己的情況也不能和他們說,雖說有孃家人出席婚禮能給自己撐腰、漲面子,但以她對父母的瞭解,他們倆要是真來參加婚禮了,到時候彩禮錢絕對到不了自己的手上。 吳曉曉可沒想一輩子窩在這個窮鄉僻壤的破地方,有朝一日政策改變,要是能回城了,她絕對頭也不回的離開這裡,因此為長遠計,她的手裡一定得有錢。 這邊陳建業考慮到孟家川透露給他的資訊,大意就是如果自己不照做,吳曉曉很有可能會來個魚死網破,他也絕對討不了好,輕則被批鬥,重則進監獄。 陳建業咬牙答應了,反正自己也到了適婚年齡,娶誰不是娶呢,無非就是彩禮高一些,總比自己鋃鐺入獄要好。 陳建業和家人說了這件事,陳父倒是沒什麼意見,陳母則是極力反對,倒不是反對吳曉曉嫁進門,而是嫌棄對方彩禮價格定的太高,既然已經懷了她兒子的骨肉,她家哪還需要出那麼多錢。 陳建業跟他娘仔細分析利弊,自己也不想出那麼多錢,可是把柄落在了人家手裡,主動權不在他們手上,好不容易才勸動了他娘,陳母不情不願的答應給他湊錢,但是新媳婦進門之後,得想辦法把錢給摳出來。 陳建業答應的很痛快,在他的認知裡,女兒出嫁從夫,等婚禮辦完,威脅他的把柄自然就消失不見了,待孩子順利降生,她手裡的錢不還是得痛快的拿出來。 此時的陳家人還不知道黑化後的吳曉曉有多麼恐怖,白蓮花娶進門,只會攪和的你家宅不寧;而黑蓮花娶進門,則是能令你家破人亡的。 陳建業和吳曉曉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下來,時間定的很倉促,就定在了八月初,聽說這件事的人都很詫異,這倆人都不是一個大隊的,到底是怎麼認識的,這認識才多久就談婚論嫁啦? 再說一個城裡來的知青,怎麼可能會看上一個鄉下泥腿子,而且還是個捱過批鬥,被勞動改造過的二溜子。 陳家人和吳曉曉統一了口徑,就說是陳建業救過吳曉曉,這姑娘知恩圖報、以身相許了。 這個理由真是要多牽強就有多牽強,但是人家畢竟是要正經擺酒請客的,也很少有那不識趣的人去刨根兒問底,即便是有孟大娘那般愛打探他人隱私的長舌婦,也被陳母給毫不留情的懟了回去,陳家大姑雖然武力值不行,但是那張嘴可是從來都不饒人的。 婚事確定下來後,吳曉曉心裡的大石總算落了地,不用再整天提心吊膽,她的妊娠反應也減輕了不少。 吳曉曉還特意去通知了吳敏,邀請她去隔壁大隊參加自己的婚宴。 吳曉曉早就從李奶奶那裡聽說了這件事,剛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她是非常詫異的,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這就要閃婚啦? 吳敏已經提前驚訝過了,所以現在的她很淡定。 見吳曉曉隻字不提還錢的事兒,吳敏只好勉強笑道:“恭喜你結婚了,你放心,婚宴當天我一定會抽空過去的。” 吳敏說話算數,吳曉曉和陳建業婚禮那天,她還真去勝利大隊參加了婚宴,那天她不光自己去的,她還把婆婆周芸給一起帶上了,因為李昊那天得上班,而婆婆想去看熱鬧。 這婚宴的標準自然不能跟李家的比,但總比家常菜要多些葷腥,而且抱著不吃白不吃的心態,婆媳倆人吃的還挺開心的。 不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