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斬獲格萊美最佳新人獎,這對陳啟明的事業助推絕對是有顯著效果的。
格萊美頒獎典禮結束的幾周時間裡,陳啟明在全球範圍內的名氣都是大幅度上漲。
甚至就連本來已經瀕臨下映的《風雲雄霸天下》在北美的票房都迎來了一波小爆發。
其他唱片之類的銷量資料同樣如此。
不過,關於這方面的事情,陳啟明自己卻是沒再去過多的理會。
他在格萊美頒獎典禮結束後的第二天,便飛回了寶島,一邊錄製那兩張日韓語的專輯,一邊開始佈局自己的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的名字陳啟明給它起名為“唱片”。
注資兩千萬臺幣,地址就在福隆公司不遠處。
其實陳啟明最開始是不想把唱片公司開在寶島的。
寶島這邊他有人脈,但相比葛福宏等人的小團體是差了不少。
他很擔心受到葛福宏等人的擠兌。
不過,考慮許久,他最終還是選擇將公司開在了寶島。
之所以最終決定開在寶島,主要還是因為未來幾年,華語樂壇的重心將會逐漸被轉移到寶島來。
雖然香港那邊一直不承認,但有一個事實就是,這兩年來,粵語唱片市場已經開始大幅度下滑。
這點從香港大量歌星都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寶島就能看出。
像王靖雯這樣的粵語天后,甚至都直接跑到了寶島來發展。
就連陳啟明自己,他這幾年裡,都只出了幾首粵語歌,其他歌曲全是國語。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還是粵語市場相比國語市場來說,已經太小了。
特別是對於陳啟明這種唱片發行後動不動就以數百萬銷量為基礎的存在,與其耗費心思發一張粵語唱片,最終只能收穫幾十萬上百萬的銷量,他還不如隨便發一張國語專輯,銷量最起碼都是兩三百萬起步。
嗯,雖然有點誇張。
但陳啟明現在在華語樂壇就是這麼屌。
目前,陳啟明一共發行了四張國語唱片,總銷量在三千二百萬左右。
其中,《星辰風暴》銷量最高,達到了一千一百萬,《心太軟》次之,銷量是一千萬多一點。
另外兩張唱片《童話》與《潮流人物》則分別是七百萬與三百萬。
毫無疑問,陳啟明的唱片資料是呈階梯裝上升的。
而平均銷量,則是在八百萬張。
八百萬,這是什麼概念?
可以說,在整個華語樂壇史上,乃至亞洲以及全球音樂史上,這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
因為有這個資料在,有媒體甚至已經宣稱,陳啟明但凡發唱片,不論唱片質量好壞,最低銷量都會在四百萬。
在國語市場這麼吊,陳啟明自然就不會浪費時間發行粵語唱片。
因此,考慮到受眾問題,陳啟明最終選擇了將唱片公司開在了寶島。
唱片並不是全新創立的。
對於陳啟明來說,從無到有實在太浪費時間了。
因此,他選擇收購了寶島的一家小型唱片公司。
這家唱片公司原本是一家承接唱片製作,擁有兩個錄音室的公司。
因為經營不善,老闆又受僅幾年內地那邊掀起的開廠熱吸引,所以便將唱片公司賣給了陳啟明。
陳啟明以此為基礎,才將唱片建立了起來。
唱片公司初步建立以後,自然不可能只有陳啟明一個人。
唱片製作人,公司管理人員,以及錄音人員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為了讓唱片公司儘快開始運轉,陳啟明不得不揮舞起鋤頭,開始了挖角。
首先是唱片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