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沒有一定的規矩。從我這裡開始,起名兒叫‘吳’,難道不可以嗎?”“那麼我不是應該叫您‘坤吳’了嗎?”一句話,說得車上的人全都笑了起來。男孩子旁邊有個婦女白了他一眼,嗔著說:“努丹,別說傻話了。吳先生跟你說笑話呢,他是中國人。”在泰語中,“努”是加在孩子面前的愛稱,“努丹”,相當於中國人叫“阿丹”、“小丹”。吳永剛接著和這孩子開玩笑:“你叫‘努丹’,大概是姓‘努’名字叫做‘丹’吧?”努丹卻沒有聽出來是玩笑,一本正經地解釋:“聽您這一句話,就露了怯了,可見您是個冒充的泰族人。
我們泰人以前只有名字,沒有姓,五世王提倡分家族定姓氏,賜給大臣、子民以姓氏,我們才有了姓。我們是名字在前面,姓放在後面的。跟你們中國人正好相反。“”那麼你是姓‘丹’名‘努’囉?“吳永剛繼續與他逗樂。
“什麼呀,‘丹’是我的名字,‘努’是我家裡人給我加上去的。我姨說,再過兩年,我就是‘坤丹’了,現在還不行。”說著,稚氣地搖了搖頭,似乎在埋怨自己怎麼老也長不大。
他這天真的話,逗得車上的人又一次哈哈大笑起來。吳永剛笑著繼續逗他:“看起來,努丹是個中學生,再過一兩年就要上大學了。上了大學,人家就都叫你‘坤丹’啦!”不料努丹卻神色悽然起來,低著頭,沉默不語了。他姨在旁邊嘆了一口氣,代他回答說:“唉,大學的門檻那麼高,努丹怎麼邁得過去呀!能夠讓他中學畢業,就已經很不容易啦!”吳永剛意識到自己的話可能刺痛了他,趕緊轉圜:“我看努丹是個聰明的好學生,一定能夠考上大學的。來,努丹,大家坐在車上,沒有事情可做,你是不是講個故事,給大家解解悶兒啊?”一說到講故事,努丹立刻來了精神,把能不能上大學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兒,興致勃勃地說:“我問您是中國人還是緬甸人,意思正想請您給我講講你們外國的故事呢!中國,在我們的北方,土地那麼大,聽老師說,將近是我們國家的二十倍,一個四川省,比我們泰國全國都大;人口那麼多,也是我們國家的二十倍。那麼大的國家,那故事還不多得沒地兒裝啊?吳先生,您給我們講一個吧。”“旅途寂寞,講故事打發時間,是一個好辦法。我建議:咱們大家輪流講故事,講什麼都行,所見所聞,親身經歷,歷史掌故,地方風情,都行。就從努丹這裡開始,大家說好不好?”車上的人都鬨笑起來,紛紛表示同意。努丹說:“我最小,怎麼要從我這裡開始?”“傻孩子,讓你先說,是怕別人把你要說的故事搶先說了,你沒得可說。吳先生這是照顧你呢,你還不領人家這份兒情!你平時不是挺能說的嗎,從小聽了那麼多故事,隨便找出一個來說說,不就得了?”他姨在旁邊直鼓勵他。
“正因為肚子裡裝的故事太多了,不知道講哪一個是好呢!”他搔搔腦袋,一副躊躇不決的樣子。
“反正我是外國人,你隨便講一個掌故,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再說,如果你講錯了,這裡那麼多叔叔、伯伯們,不是還可以幫你補充更正嘛!”吳永剛給他開了條路。
“好吧!”努丹似乎考慮成熟了。“我講一個大家也許都知道、也許都不知道的故事:吳先生會講泰語,當然知道我們泰族人有個潑水節,您可知道這個潑水節的來歷麼?”“我知道泰族人過潑水節,時間在公曆的4 月13日至15日,也就是佛曆的新年,所以相當於我們中國人過新年。不過我不知道你們過年為什麼要互相潑水。你就講講這個故事吧。”“我們過年,為什麼要互相潑水,我聽我姥姥給我說過。說得不對,請叔叔、伯伯、阿姨們更正……=0
第二個故事:潑水節的來歷
人人都知道泰國有個潑水節,但是在泰國也有許多人不知道其典故。這裡提供第一個說法:七王妃殺了作惡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