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明一直在忙著小湯山莊子的翻修,琉璃廠那邊來了七八輛馬車,更有十來個老老少少的男人搬進小湯山莊子裡打起了地鋪。
這些都是四九城裡出名的工匠傳家。
不說他們出的材料錢利潤,光張清明開的工錢就夠他們掙上十年了。
二妹張夏至的咖啡館進度比張清明預料中的要快得多。
幫著張夏至打下手的李和儒算是見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關係戶。
在他的記憶裡,就算是四九城裡最出名的那些大院子弟來辦這件事也不會比這次更順當。
其中最麻煩的是那棟西洋式房子裡的五戶住戶,但街道上第二天就給動員完畢,都搬去了新騰出來的房子。
張夏至辦的執照檔案也是秒下,就連已經沒有了購房資格的張夏至也“好運”的被特批了一個,花了三萬塊把這棟三層小洋樓給買了下來。
“夏至未至咖啡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出現在北外旁邊的那條側街上。
一九八四年的街頭,任何帶有國外元素的東西都是人們目光的聚焦點。
尤其是北外這塊,這裡的師生們本來就熱衷於探索任何帶有國外風格的事物。
對於很多未來可能邁入外交領域的學生來說,西餐廳、咖啡館是他們越不過去的存在。
但老莫或者東交民巷的那些西餐廳,就算他們有上頭給的生活補助,但也還是太貴了。
有的學生整個大學期間,甚至一次西餐廳都沒有去過。
他們經歷的最多不過是課堂上老師們模仿出來的就餐環境,簡陋至極。
夏至未至華國風味咖啡館招牌一亮出來,立即引起了北外學生們的關注。
本來被幾家住戶住著的小洋樓,在這些學生眼中土氣到了極點。
但在張夏至請人打理過外牆,並修剪了那滿牆的爬山虎後,小洋樓的氣息一天比一天靜謐起來。
咖啡館的裝修進度非常快,因為張夏至捨得花錢,工錢開得相當豐厚。
這個年月的工人相當實在,看著如此豐厚的工錢,直接一口氣給幹到半夜。
磨洋工,不存在的。
又不是給單位上做事。
咖啡館的內飾以米黃色的牆漆為點綴,其餘全是純白色。
油漆、粉刷料都是張夏至大哥提供的,包括看上去就滿滿地中海風情的紗織窗簾和北歐風格的橡木桌椅。
還沒竣工的咖啡館門口有一塊帶著薔薇枝花紋的黑板。
黑板上寫著招工啟事。
咖啡館招聘兩種員工,一種是長期正式工,一年一簽。
高中以上文憑,女性六人,男性四人。
月薪八十,加二十塊的全勤,還有三十到五十不等的業績獎金。
每天工作八小時,分為兩班,月休四天。
從早上六點半到下午兩點半,第二班從下午兩點半到晚上十點半。
張夏至採取了大哥的建議,要做全海淀第一個營業到深夜的店鋪。
另外一種是勤工儉學的學生工。
只對附近的幾所大學在校學生開放資格。
學生臨時工每天工作三小時,時間多數是中午和晚上。
時薪是三角,一個月幹下來能有三十塊的收入,頂得上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
來應聘的人差點把咖啡館給擠滿。
張夏至請教了自己大哥,在招聘的環節中注重了幾點。
第一個是儀態,第二個是禮貌,再就是不那麼崇洋媚外的,當然勤快衛生也是必須的條件。
忙了幾天下來,張夏至發現還是幾個街道上介紹來的姑娘小夥子更加靠譜,那些自己上門自薦的自我介紹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