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明在第三天見到了嘉化銀行的老闆劉長松。
在場的不光有何耀祖這個中間人,還有上頭派來的一位。
這位陳先生在新H社工作,是劉長松劉董的熟人。
顯然上頭也樂見張清明注資劉長松的銀行。
在華英雙方合約沒有徹底簽訂之前,大陸的資本暫時還無法光明正大的進入港島。
而劉長松的銀行又面臨搖搖欲墜,大陸方面也不希望這家親大陸的銀行被港英政府清算接管,正好張清明想注資,那是皆大歡喜。
劉長松年紀已經不小,前段時間的壓力讓他相當疲憊。
由於有陳先生和何耀祖在中間搭橋,今天的見面氣氛相當輕鬆。
有著陳先生的作保,張清明和劉長松都對對方的背景和立場徹底放了心。
張清明和劉長松都沒有去談具體的合作事項,而是先把合作的意向確定了下來。
正式的談判是在喝茶後的第二天。
還是那家茶樓,但只有張清明和劉長松兩人在場。
之前劉長松還對這位藍色小藥丸大亨的實力有些懷疑,可在聽說對方注資的東西后,哪怕劉生一輩子見多識廣也被張清明的大手筆嚇了一跳。
先在銀行存六噸黃金!
如今的金價是11.7美元一克,這就是七千萬美刀。
而且還是相當保值的七千萬美刀!
劉長松拿出手帕擦了擦額頭。
“張生大手筆,不過我們嘉化的總資產也沒有這麼多啊。就算加上壞賬欠貸,嘉華的總值也才4.5億港幣,您這一筆黃金可就值五億多。”
張清明早就想好了注資的方式。
“銀行業我沒什麼興趣,所以嘉化還是您來掌舵,我只要45%的股份,其餘的黃金當做存款。”
“張生是認真的?”
“當然。”
有著北邊在中間作保,張清明和劉長松的交易進行的很快。
尤其是其中本該最耗時的對嘉化銀行的資產評估,其實只花了半天時間。
大陸方面早就私下核算了嘉化銀行的業務,左秘書在幾個小時之後就拿到了嘉化銀行幾乎全部賬務的影印件。
還有不知是哪裡財務稽核人員的報告書。
張清明看著資料上的紅章,最終選擇了相信。
張清明這段時間對自己的隨身城市進行了多次摸排,發現這個城市並不是後世任何一個他所熟悉的城市。
幾乎他能找到的一切資料和標識牌上都沒有關於這個城市的稱呼和地理位置,但可以推斷出這個城市一點也不比後世的上海小。
張清明掃蕩了幾條繁華街道上的幾十家金鋪和珠寶店,僅僅是一公斤重的賀歲金磚就拿到了三百多塊,還有那些賀歲、祝壽用的小金條更是不計其數。
而且這批合計兩噸重的黃金,是他在一個月前就堆在了隨身城市的街頭,每天往外運一次,然後再回來放在原來堆積位置的旁邊。
第二天原本堆積位置上就會重新整理出兩噸黃金。
幾十天下來,隨身城市的某個交通島周邊全是金黃色一片。
張清明估摸著應該有六十多噸。
這些黃金他不大好在國內出手,但在港島卻沒有這個顧慮。
作為東亞金融中心之一的港島,各家銀行、金融管理機構可以對大部分人的資金來源進行追查和稽核,但卻無法有效的追查某些黃金的來源。
而且一般人也不會選擇囤積不方便運輸和保藏的黃金。
嘉化銀行被神秘大亨存入幾噸黃金的事很快在圈子裡傳了出去,嘉化銀行一時間成為了圈子裡的熱門。
尤其是劉長松把其中三噸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