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放走到龐勁東的身旁,似乎像是想要說些什麼,然而嘴唇張合了幾下,卻沒有說出口。
龐勁東多少揣測到蒙放是想些感慨,意味深長的說:“任何一名軍人,都有一天需要面對這樣的場景!沒有經歷過我們今天經歷的這些事的軍人,就不是一名真正的軍人!”
蒙放嘆了一口氣,又沉重的點了點頭:“我知道!”
龐勁東嘉許的笑了笑,轉而問道:“傷亡情況統計出來了嗎?”
“我軍陣亡二十一人,重傷十二人,輕傷三十四人。擊斃敵軍一百零四人,俘虜二十七人,其中傷員十五人。”
龐勁東微微點了點頭:“很好!”
“很好”這個評價有兩層意思,一是對第七軍團在今天的表現感到滿意,二則是嘉許蒙放的工作做得周到細緻。
蒙放不由得高興起來,這場血戰帶來的震撼因之變淡,同時繼續說了下去:“我們繳獲敵軍的武器和物資包括……”
“這個就不用說了!”龐勁東擺擺手,打斷了蒙放的話:“人是一切的基礎,有人就有了一切,所以我也只關心人!能夠最低程度上降低我們的傷亡,最大程度上殺傷敵人,就是真正的勝利!盡力救治傷員,能保住一個是一個!至於繳獲了多少武器和物資,或者損失了多少武器和物資,我根本就不在乎!”
龐勁東說話的聲音並不大,但是仍然被周圍的很多官兵聽到了,無不紛紛向龐勁東投來感激的一瞥。
這些來自國內計程車兵,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觸的環境,都不是人本主義的。正相反的是,他們從小耳濡目染的,全是“草原英雄小姐妹”這樣的故事和典型。這種故事和典型確立起的道德和社會行為準則,往往會要求人們為某樣東西去犧牲自己,哪怕這樣東西不怎麼值錢。
那對保護羊群的小姐妹固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如果被無限上綱成為整個社會的榜樣,結果就會讓人們產生逆反心理,在面對一些真正無價的東西,例如國家榮譽和民族尊嚴的時候,反而變得很惜命,甚至不怎麼在乎了。
自幼在國外長大的龐勁東,接受了西方人本主義的理念,並將這種理念應用到部隊建設當中來。這些士兵生平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對龐勁東立即肅然起敬,同時堅定了追隨龐勁東的決心。本來是為了賺錢,或是尋找刺激來到這裡的他們,這個時候突然現自己在第七軍團有了其他的收穫。
蒙放正要轉身離開,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那些俘虜怎麼處理?”
“審問一下,看看能不能提供有價值的情報!然後……”龐勁東的聲音漸漸壓低了,同時用手在脖子上一抹。
龐勁東剛剛對待自己人的態度充滿了人文關懷,這時談到敵人,雖然語氣十分的平靜,卻暗含著殺氣,這讓蒙放不由得一凜,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龐勁東看了看蒙放,以為是在質疑自己的決定:“你是不是想和我談《日內瓦公約》,或者善待俘虜之類的國際交戰準則?很抱歉,我們只是僱傭軍,而不是一個國家的政府軍隊!制定《日內瓦公約》的時候,我也沒去簽字!”
這個決定儘管有些殘忍,但卻是龐勁東真實意思的表述,也是龐勁東嘗試扭轉國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態,哪怕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
中華民族有一個很可愛的劣根性,那就是厚待外人而薄自家人。說好聽點是“熱情好客”,說難聽點,則純粹是一種缺心眼的行為。舉例來說,外國人在國內犯罪,量刑肯定是最寬鬆的,而犯了同樣錯誤的國人卻可能被處以最嚴苛的懲治。
抗戰時期,八路軍戰士寧可忍飢挨餓,也要讓那些日本俘虜吃飽穿暖,同樣的事情是龐勁東無論如何做不出來的。因為這種行為就算是感化一批日本人,也絕對不能讓整個日本民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