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什麼果斷不果斷,而是我相信文軒。”
相對於自己的感覺,馮永還是比較相信李遺的政治眼光,畢竟他算得上是正宗的蜀中世家子。
反正就算是獻上去,也不影響馮土鱉拿紙來擦屁屁。
“不過既然是大功勞,那張家種桑麻,就更名正言順。”
馮永又想了一下,“畢竟以後還要用到張家的桑麻,所以這份功勞,只怕也得分給張家一份。”
李遺臉色有些古怪,湊過來低聲道,“兄長對張家何其厚也!三娘跟隨兄長已久,又數次為兄長奔波,再說了,張關二府,本就一體。既然張家有份,何不把關家也拉上?”
馮永一怔,雖然李遺的話說得很隱蔽,但他還是聽出來了。
意思不外乎是問,自己厚待張家,難不成當真是想娶張家娘子?
不然為何關姬跟了自己這麼久,還辛苦來回奔波,卻沒想到關家?
想起佳人為了自己,竟然連黃月英都瞞了過去,女生外嚮至此,情深何其重?
“文軒說得對。”
馮永感激地看了一眼李遺,“三娘為了此事,不惜來回奔波,又豈是無功?是得好好想想當如何處理此事。”
“三娘去錦城說服張家種桑麻,是首倡之舉,張家答應下來,正是響應之舉,再由我等獻上,如何?”
李遺建議道。
“善!”
馮永大喜。
“既如此,到時派人去南鄭說一聲,告知黃姬,她去錦城之前到南鄉一趟。此事事關重大,讓她親自送信,這樣也好一些。”
“小弟曉得。”
此時準備收割秋糧之時,黃舞蝶作為南鄉的供糧大戶,一到耕種和收割之時,自然要看緊了自家的地。
所以這些日子她一直在南鄭,只傳過話來說,到時讓馮永讓人去運糧,她要回錦城。
黃富婆一到冬天就去錦城過冬,馮永也是明白的,只是今年要去得早了一些,估計十有八九是因為趙廣。
這對阿姊阿弟的感情,好像有些進展。
只是讓馮永擔心,就是黃舞蝶究竟是不是石女的問題,要傳言當真是真的,那趙廣想娶黃舞蝶,只怕趙雲未必同意。
大漢建興二年九月,於東吳則是黃武三年。
大漢丞相重張溫之才,名是遣鄧芝再次訪吳,實則是護送張溫回吳。
到吳後,鄧芝不嗇自己的讚美之言,在東吳君臣面前極力讚美張溫之才,說大漢天子和大漢丞相皆很看重張溫,還說張溫在大漢時,折服了許多蜀中才俊。
漢吳兩國使者互訪,極大地緩解了兩國的緊張對峙,使受到兩邊壓力的東吳不禁鬆了一口氣。
張溫入蜀,本就是一件大事,如今不但成功地使兩國重歸友好,甚至還得到了蜀漢的尊重,讓東吳的人覺得臉上大是有光。
張溫由此名聲大振。
張溫自入蜀到歸吳,皆是受到大漢上賓待遇,如今大漢不但派鄧芝送自己回來,甚至還這般讚揚自己,心裡感動。
於是他上表吳王孫權,極力美言大漢的美政,說蜀中人心安定,政治清明。
這個本來就是禮尚往來,商業互吹的事,算不得什麼大事。
但就在這個時候,東吳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暨豔事起。
暨豔與張溫是老鄉,皆是吳郡望族中人,被張溫引薦為選曹郎,官至尚書,算得上是人事部門一把手。
其人個性耿直,剛正不阿,好清議,喜歡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為依據,臧否人物。
因見當時自己的公署裡的曹郎皆是不稱職之人,於是想要改革當時選用人才不分賢愚、徇私舞弊、清濁混淆的種種惡習。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