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仙俠小說>蜀漢之莊稼漢> 第0667章 人民群眾才是創造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667章 人民群眾才是創造者 (1 / 4)

滇馬和蒙古馬,是中國的兩大優良馬種。

都是耐長途,耐粗飼。

只不過一個是用於運輸,一個用於騎乘。

滇馬可以馱著東西在崎嶇的山路上連續行走半個月,每天行走六十里。

而蒙古馬有人騎乘的情況下,在草原區平均日行一百五十里,同樣可以連續騎乘半個月左右。

即便換作別的地方,速度會有所下降,但也可以達到一百里左右。

注意,這還是在蒙古馬種已經嚴重退化的情況下的資料。

後世網路上有一個觀點,說是人的耐力比馬的好,所以長途奔襲方面,步兵比戰馬好用。

同時還煞有其事的用各種觀測資料作為理論基礎。

這個資料來源應該是外國洋老爺用來娛樂,觀賞的那些所謂高貴血統馬匹。

然後有人就把這些資料生搬硬套用到中國來,最後形成了這個觀點。

後來還矇蔽了不少不知底細的人。

在西方的戰爭史上,大兵團騎兵大迂迴作戰的戰役可能確實有些少見。

但這並不代表著中國也是同樣的情況。

世界流行的各種理論,到了中國水土不服的那就是常事,偏偏還是有人樂此不疲地被打臉。

中國從有大規模騎兵作戰的漢朝開始,一直到清朝,大規模騎兵在數日,十數日內奔襲一千多里,兩三千里的戰爭記錄屢見不鮮。

所以那個觀點同樣也解釋不了這種現象除非中國曆代史官孜孜不倦地在騎兵作戰方面造假一千多年。

蒙古人橫掃亞歐大陸的時代,蒙古軍攻打花喇子漠國訛城的戰役中,一日一夜就奔襲五百公里,也就是一千里,換作漢裡那就更多了。

你叫步兵去跑試試?

即便是沒有一人雙騎、三騎,單單是一人一騎,後世已經嚴重退化的蒙古馬也足以吊打步兵的奔襲速度。

退化的蒙古馬在有人騎乘的情況下,半個月行一千五百里,換成三國時期的漢裡那就是一千八百里左右。

在這個時代,半個月奔襲一千八百里,馮永手頭上的南鄉士卒,拼了命應該勉強能做到,但前提是輕裝。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人會被跑死或者跑吐血,真能到達那裡的人不足一半甚至更少,而且站都站不起來,這不叫奔襲,這叫送菜。

那麼同時代的其他士卒,在營養、組織、紀律等方面都差了一大截的情況下,敢這麼幹的,跑到半路上人早就逃光了。

所以就算是馬上步兵,騎著蒙古馬代步,也比步兵甩著兩條腿去跑強得多。

西方的高頭大馬在短途衝刺上有優勢是沒錯,但在長途奔襲方面,它們在矮小的蒙古馬面前都是弟弟,而且是小弟弟。

在飼養方面更是天差地遠。

比起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的蒙古馬。

西方的高貴血統馬匹,必須要小心伺候,要不然就會生病,失去活力。

作為戰馬方面,兩者各有優缺點。

西方高頭大馬,則是短途衝刺能力強,適合組裝重騎兵,正面衝擊敵人。

而蒙古馬適合長途奔襲,在一人雙騎三騎的情況下,可以在敵人看不到的地方,遠遠地就可以發起突襲。

街亭一戰,張郃所領的魏國中央軍,騎兵部分就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一人雙騎甚至三騎,這才在十幾天內奔襲了近兩千裡後,仍然可以翻過隴山,偷襲街亭。

這讓馮永第一次領教到了蒙古馬作為輕騎兵戰馬的威力。

即便是大量戰馬被跑廢了,能把士卒在短時間內投送到千里之外,在爭分奪秒的戰場中,那就是一種勝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