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越巂舊例即可。”
馮永毫不猶豫地開口道。
事實上,相比于越巂的南蠻而言,隴右羌胡更加容易處理。
因為越巂的蠻人部族當初可是叛亂份子,需要先用武力降服。
而且有很多部族都是生活在山林裡,你還要想法子把他們遷到平地。
最後才能教他們耕種,或者建起草料塔讓他們適應定居的生活。
所以有相當一部分的蠻夷都是從零開始向定居耕種方向轉變。
但隴右的羌胡不一樣。
他們不斷地向隴右和關中遷移,本就是為了能吃上一口飽飯,所以他們不管是從主觀和客觀上,都要學習耕種。
事實上,涼州、隴右、關中這三地,越是往東,羌胡就越習慣於耕種。
關中不提,隴右和涼州的羌胡,絕大部分都是處於半遊牧半耕種的狀態,甚至還有小部分是處於轉化成耕種民族完全體的狀態。
雖然羌胡不斷內遷,同時也在不斷地與漢人融合。
所以羌胡的基礎其實比南中的夷人要好得多。
而且由於漢朝是一個大漢族主義風行的時代,所以羌胡的社會身份並不高。
他們種出來的糧食,除了要上交相當多的一部分,地方官吏還會隨時強徵剩下的糧食。
有地方官吏和豪強眼裡,他們被視作奴僕,經常被隨意奴役。
“其內屬者,或倥傯之豪右之手,或屈折於奴僕之勤”,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地位。
最悲慘的是,隨著涼州羌亂越發頻繁,羌胡還會經常被邊地將領借首級冒領軍功。
他們對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有一個很迫切的需求你不給,我就叛亂,自己來拿。
換作以前的大漢,或者換作世家作主的曹魏和東吳,想要讓朝廷主動給羌胡提高地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季漢不一樣。
基本國策隆中對首先提出了南撫南彝的建議,得到開國皇帝劉備的肯定。
諸葛老妖作為一個務實的大漢丞相,南征南蠻時,有七擒孟獲,與南中蠻夷誓盟,承諾漢夷如一等諸多舉動。
雖然他這些舉動有特定的政治目的,同時也是為了能儘可能地聚攏人力物力進行北伐,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舉措在客觀上提高了夷人的地位。
同時也促進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南中的開發。
相比於馮永自己那個惡名昭著,臭得跟狗屎一樣的“鬼王”稱號,大漢丞相如今已經被不少的南中夷人尊稱為“諸葛阿公”。
相比於以前朝不保夕,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在南中種植園的日子至少有地方睡,不怕猛獸的侵襲,有衣穿,有飯吃。
甚至生病了還有醫工醫治那是南鄉醫學院的學生在練手。
這種生活在蜀中百姓眼裡,可能是苦日子,但在南中的夷人眼裡,那就是生活質量噌噌往上提高。
所以諸葛阿公名傳南中,那就是必然。
這讓馮土鱉感到了深深的嫉妒。
自己在南中的名聲是沒辦法挽回了,但陰平武都,隴右諸郡就不一樣了。
馮郎君的名聲那不是一般的好。
既然如今大漢有提高胡人地位的政治需要和現實需求,羌胡同時也有這個迫切需要,兩者一拍即合。
所以馮永覺得自己可以藉著這個東風,適當地挽救一下自己日益敗壞的名聲。
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的羌胡人民需要我的拯救!
操作得好,說不得千年之後,羌胡人民也會流傳一個“馮阿公”的名聲呢!
走在前面的大漢丞相自然不知道馮永才一瞬間就轉過這麼多的念頭,他仔細地回想了一下馮永在越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