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能跟著關將軍到達這裡的義從軍,基本都已經算得上是涼州軍的第一預備役。
但是他們比起涼州的正規軍,還是相差太多。
比如說騎軍衝陣時的協作,追殺時的效率……
雖然不知道漢軍的騎兵為什麼會從後面冒出來,但山上的魏軍明白,自己的後路已經被人斷了。
山下築起的壁壘,只顧著防前面,沒能防住後面。
漢軍驅趕著潰兵,從後方反衝了山腳下臨時築成的營寨。
原本躲在壁壘後方的魏兵,現在成了擋在壁壘前面,如何能擋得住騎軍的衝擊?
劉渾一馬當先,衝入寨內,鋒利無比的槊頭上下翻飛,魏兵莫敢有擋者。
山上山下本是相互呼應,只是此時講武堂出來的學生們卯足了勁,紛紛親自領著義從軍進攻。
一時間,山上的魏軍竟是纏住,根本騰不出手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山下的營寨被漢軍從後方衝入。
三百來人的營寨,哪能擋得住劉渾所率的精騎?
不過一個時辰,魏軍營寨便被告破。
山頭的魏軍被團團圍住,成了孤軍,士氣大降。
晚上的時候,守在山下的漢軍就截獲了十來個偷偷跑下山的魏國郡兵。
而此時,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擺在山頭魏軍的面前:水源。
秋日本就乾燥,混戰了一天的魏軍,皆是又渴又累。
到了第二日,漢軍雖不再攻山,但在烈日的暴曬之下,魏軍皆口燥喉幹,唇焦鼻熱。
看著山下的汾水,所有人巴不得跳進水裡,暢飲一番。
在這種情況下,平陽郡太守鼓起最後的力氣,親領魏軍欲衝下山來。
只是關將軍手握外掛,山上的動靜,早被她看在眼裡。
魏軍衝了兩三次,非但沒能衝破重圍,甚至還把僅有的一點勇氣和力氣全都耗盡。
關將軍在過了午時後,僅僅是讓人一個衝鋒,漢軍就輕易地衝破了山寨。
在混亂中,平陽郡太守親自上陣,不知被誰斬殺。
剩下的千餘名魏軍,皆降。
至此,漢軍的前方,再無任何阻礙。
山口後方的永安城,在得知漢軍突破了山口後,舉城而降。
關將軍分出五百涼州軍領兩千義從軍,一齊守永安城這個山口要地。
同時在魏軍降兵中擇其青壯,得六百餘人,收編為降俘營,協同守城。
其餘老弱,皆遣散歸鄉。
大軍順著汾水而下,平陽後世的臨汾聞風而降,臨汾後世的新絳北邊不戰而降。
這個時候,一場秋雨綿綿而至。
進軍神速的關將軍,這才不得不在臨汾略作休整。
大雨過後,秋老虎的威風,竟是被一掃而空。
雨後的清晨,微風帶著些許溼意吹來,讓人倍覺涼爽。
這份涼意,甚至讓人感覺到了一絲絲秋意。
此時天宇朗然,紅日映朝霞,乍明乍滅。
身著精製細鎧的關姬,站在汾水邊上,面容肅靜,看著濁水裹著泥沙,後浪推著前浪,向西奔流,眼中若有所思。
“將軍。”
“情況怎麼樣?”
“稟將軍,末將親自順著汾水走了近十里,同時也向土人打聽了,汾水雖漲,但並不影響趕路。”
關姬微微頷首,沒有再言語,她的目光,看向東南方。
那個方向,群山盡洗,空翠如滴,層次而列,絕無塵土氣。
好一會,她才突然開口問道:
“石將軍,你說我們當是繼續順著汾水走,還是往南走?”
到了臨汾之後,擺在關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