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尚未統一天下,而且強敵環伺周圍,但孫權看起來已經不在乎了,他似乎迫不及待要清洗內部。
逼迫臣子站隊,引誘臣子對立,甚至不惜逼死國家柱石。
再加上吳國一向以來的表現。
馮大司馬對孫大帝還能有多少進取之心,表示懷疑。
就算是有,但這一波大規模清洗過後,本就沒有多少進攻能力的吳國,最終會變成什麼樣,馮大司馬更是心存疑慮。
“三國之中,吳國最弱。如果孫權當真是不幸被阿郎言中,那麼此舉不啻於是主動退出了天下之爭。”
右夫人左思右想,雖然很不大敢相信,但阿郎的猜想,恐怕確實是最能解釋得通孫權的反常舉動。
只聽得馮大司馬“嗤”地一聲冷笑:
“昔日周瑜魯肅統兵時,江東才算得上放眼天下,銳意進取。”
“待呂蒙接替魯肅成為都督後,江東已然可謂鼠目寸光矣!”
你想確保江東的安全,需要控制上游,沒有問題。
你為了控制上游,不惜背刺盟友,也沒有問題。
問題出就出在,挑選的時機不對。
背刺了盟友,拿下了南郡,看似控制了上游,確保了江東安全。
實則反而是差點把自己推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劉備幫你在荊州分擔魏國的壓力你不高興,非要親自上陣。
拿到手了,這才發現自己根本扛不住,又慌忙分別向劉曹討饒求和,這與鼠輩何異?
也就是遇到了曹丕這個天真爛漫的二世祖,這才僥倖矇混過關。
真要是曹人妻晚死兩年,孫權哪還有什麼機會得封大魏吳王?
大魏鼠王差不多。
呂蒙拿下荊州,不但要分兵把守東西兩處,分散了江東的兵力。
而且荊州北有魏,西有蜀,乃四戰之地。
劉備怒而興師的時候,曹丕這個二世祖但凡能聽進了劉曄的一半計策,趁機從北偷襲。
十日滅吳可能太過誇張,但三個月妥妥夠了。
襲取荊州在戰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無法掩蓋戰略上的失敗。
因為這一舉動,同時斷絕了自己和盟友爭天下的希望,只能慢性死亡——如果沒有某隻土鱉非法穿越,利用屠龍術降維打擊的話。
這不是鼠目寸光是什麼?
“丞相曾有言,孫權其智力不侔,故只能限江自保。但依我看,如今他已年老矣,銳氣不再,恐怕已經是認命了。”
雖然不知道馮大司馬所言,是不是真的。
但如果吳人當真熄了爭天下之心,那肯定是一件好事。
就算沒說中,但孫權的反常舉動,恐怕也會折騰吳國好一陣了。
一個主動削弱自己的吳國,是一個好盟友。
右夫人滿意地把書信收起來,放到袖兜裡,然後說道:
“眼看著過兩天就要正旦了,妾到時會進宮,跟阿姐聚聚。”
她這是提前打一聲招呼,要把這個事跟皇后談一談。
很明顯,右夫人前面說她覺得馮大司馬話裡有話,其實並不是沒聽懂。
然後,她看了一眼馮大司馬,叮囑道:
“你在那天,記得少喝點酒,別到時候又是一身酒氣。”
“唉呀,那能怪我嗎?”馮大司馬“嘖”了一下,“那可大朝會,陛下賞賜宴饗,哪有不喝酒的?”
每歲首正月,為大朝受賀。
這個日子裡,半夜就得起來準備,然後去未央宮給天子恭賀新年。
這個恭賀新年,可不是帶著一張嘴去給劉胖子說些好話就完了的。
得提著新年禮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