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說。劉備之敗,蜀寇差點就不戰自滅,連南夷之亂都要緩兩年才能平定,如今距平定南中還沒兩年,蜀寇若是想要再動刀兵,只怕也不容易。”
孫資斟酌了一會,這才有些謹慎地說道。
在未知敵人動向之前,就大舉兵馬,只會徒耗國力,特別是在新帝剛登基不久的情況下,容易造成人心浮動,所以這等事情,不得不小心。
“萬一那諸葛亮有圖謀關中之意呢?”
曹睿不放心地問道。
“據細作傳過來的訊息,諸葛亮所率賊兵,不過兩萬,再加上漢中原有的賊兵,亦不過五六萬。若是對關中有所圖謀,除去要留守漢中的賊兵,他最多也就能率三萬人馬出漢中。”
孫資解釋道,“三萬賊兵能做什麼?故臣才覺得,諸葛亮未必有進犯的膽量。”
曹睿這才點點頭,思索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他是巡邊?”
“有這個可能。自劉備夷陵之敗後,蜀寇人心浮動,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來。聽說漢中如今易市繁榮,所以諸葛亮來漢中巡視一番,倒是有可能。”
“易市?”
曹睿一聽,馬上就想起剛才虞氏給他所喝的茶湯。
“是啊,易市。”孫資嘆氣道,“蜀寇佔據了川中肥沃之地,特別是蜀錦,精美無雙,中原富豪之家,皆以著蜀錦為榮。”
“先帝見此情況,故寫與群臣論蜀錦書,貶蜀錦乃是下工之物,以期能遏此風氣,然卻是徒勞。世家與吳蜀兩地暗中易市,屢不能禁。”
曹睿聽了,心頭只覺得當真是憋屈。
剛登基的時候先是孫權來犯,後有山民高艾聚眾數千人,禍亂於幽、冀二州,今年正月涼州又有豪族叛亂。
外人給自己添堵就算了,連世家都不讓自己省心。
如今他再聽到諸葛亮到漢中巡邊,心道那不就是給自己示威?
當下就再也忍不住了,咬牙切齒地問了一聲,“即便他是巡邊,那亦是冒犯我大魏,孫中書令,你說,若是我們先令大軍攻伐漢中,能否成功?”
孫資一聽大驚,連忙勸阻道,“陛下不可!”
曹睿甚是不平,問道,“為何?”
“陛下,昔日武皇帝徵漢中,平張魯,最先非但停陽平關下近兩月不得寸進,反是傷亡不小,武皇帝不得已,退兵休整。”
“漢中看到武皇帝撤兵,沒了戒備,加之夜裡有數千麋鹿衝散張魯之弟張衛軍陣,武皇帝這才趁勢進軍,逼降張魯。此戰,實是先危而後濟。”
“後武皇帝往救夏侯淵軍,數言漢中之地,實為天獄,斜谷一道,實是五百里石穴耳,此言已言明漢中之深險。”
“武皇帝乃是善於用兵之人,猶對漢中之地這般忌憚,大軍自漢中退回,未責將士之罪,誠知罪不在彼,而在漢中之深險。”
“若是陛下要派兵討亮,臣計非有精兵十五六萬不能勝之,其役夫,糧草,兵器等所需,更是不可勝數。且亮只需恃險阻以抗天兵,大軍稍有不慎,只怕就要重現當年武皇帝舊事。”
“到時天下騷動,費力廣大,萬一有所失,則東吳必有所動,此誠陛下所宜深慮。不若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
“如此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敝,到時再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掃天下,二虜不戰自定亦未可知。”
曹睿聽了這番懇切之言,這才息了起兵的心思,有些無奈。
想了一下,然後又問道,“按中書令的說法,武皇帝既然視漢中如天獄,那諸葛亮如是要出漢中,亦如走石穴?”
“正是。蜀寇所恃者,不過是漢中險要,若是他棄其險要,敢兵出漢中,那就是自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