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黃瓜如鐵
李四所說的新傢伙就是手榴彈,準確的說是一種類似於手榴彈的新火器。
在這個冷熱兵器並存的時代,刀槍劍戟與火銃火炮同時在戰場出現,新式的火器已經進入蓬勃發展的時代。但是受技術和工藝的侷限,火銃的實戰效果並不是很高。
火藥的普及使得這種具有化時代意義的東西已經進入尋常百姓之家,但是老百姓手中的火銃實戰不值一提。
作為獵槍使用的火銃不僅笨重而且擊發速度慢的令人髮指,而且射程極近,獵戶們寧可使用方便快捷的弓箭,也不願意攜帶沉重笨拙的火銃。
曾幾何時,李四甚至想透過種種見不得光的手段弄些明軍的制式火銃,但是這個想法立刻就被老兵油子路丙寅給否了。
天下火器之最並不是京營的火器兵,真正大規模裝備火器的軍隊還是遼東遼西的邊防軍,火器裝備量一度達到三成,但是裝備和使用是完全不同的量個概念。
剛投軍的時候,路丙寅就是火器兵,後來才轉做的弓兵。
明朝的制式火器確實比老百姓手中狩獵的火銃要精巧許多,射程也更讓人滿意一些,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當時明軍所使用的制式火銃威力確實不凡,但是損耗率卻高的嚇人。
在前二十此擊發的過程中,火銃確實能夠表現出比弓箭強大的多的威力,但擊發次數一超過二十,尤其是在三十幾次射擊之後,槍管的開裂率幾乎要達到兩成。
槍管都裂了,整個火銃自然就報廢。也就是說,無論多麼精良的火銃,在經過幾次戰鬥之後,也就全部報廢了。
大明的匠戶們依靠其龐大的數量可以彌補火銃製造的種種先天性不足,但是原材料的缺陷不是人數和精巧可以彌補的。火銃最重要的部件——槍管的質量完全取決於冶煉技術的高下,再高明的匠戶也無法彌補這一點。
所以在做了幾個月的火銃兵之後,老路和他的許多戰友拋棄火銃重新抄起了弓箭。
路丙寅說的現象使李四明白其中的真理:真正的火器需要先進的科技為先導,以雄厚的工業體系為支撐,才能形成戰鬥力。
在真正的工業體系形成之前,火銃這樣的武器不可能在戰場上具有主導地位。
火炮也只是在守城戰中才能發揮巨大威力,在野戰中,大刀長矛等冷兵器還是這個時代具有普遍意義的武器。
在所有人的意識中,火銃加火炮就是所有的火器。當然李四不會這麼認為,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鼓搗真正的一次性火器更有實戰價值。
所以從年後開始,就已經開始著手生產並且試用李四所說的「掌心雷」。
這種被命名為「掌心雷」的原始手榴彈的製造並不順利。
在李四印象中,原始的手榴彈應該很容易製造的,但事實遠比想像能艱難。
拉弦就炸的木柄手榴彈也弄出來過,可引爆的時間極難把握,有許多甚至根本就不能引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引爆系統太過粗糙,稍微撞擊就會脫落。
索性放棄這種高難度高風險度的木柄手榴彈,直接製造點燃引線式的麻瓜雷。
圓鼓鼓的麻瓜雷製造簡單,鑄個有較深紋路的圓殼子裝藥後就能用,問題是這種東西很難精確把握爆炸點,尤其是在有坡度的地方,說不準會滾到哪裡去。
幾經試驗之後,李四夢想中的手榴彈終於製造完成。
只不過這種手榴彈和後世常見的形狀完全不同,有一把粗細,足足有一尺三寸長短,,頸部留出長長的火絨引線,更象是條繫了繩子的粗壯黃瓜。
「這是啥物件兒?鐵黃瓜麼?」
當眾人見到「鐵黃瓜」爆炸之後的威力之後,立刻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