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幕拉開
揚州舊城為元末明初所建。在宋城的基礎上擴建並且往西南方向延伸不少,新城是在嘉靖年間開始修建,在舊址上往東南方向拓展。
總之,整個揚州城都在往南延伸。
或許是因為年代的關係,舊城更加的堅固雄偉,甕城樓櫓敵臺雉堞一應俱全,充分顯現出冷兵器時代的堅城特色。相對於舊城的堅固保守,新城更加突出城防的火力特色,光是炮臺每個城門都有十二個之多。
如果第一日的火力試探各種佯攻也算的話,揚州保衛戰已經進入第四天。
經過一再的試探虛實,清軍終於放棄在火力猛烈的新城有所突破的意圖,而是選擇在炮火相對稀少許多的舊城為主攻方向。
其實這也是作為清軍統帥的多鐸很無奈的選擇。
數量龐大的新附軍可以作為炮灰使用,但是真正的攻堅硬仗還是要依靠滿蒙主力來完成,而新城方面的炮火和各種守城設施造成的威脅太大,在不能壓制揚州反擊力量的時候,這種傷亡就更加明顯。而選擇堅固高大的舊城作為突破口,無疑可以把新附軍人多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因為後勤線和地緣的因素,在四面合圍中猛攻西門已經是很自然的選擇。
在整個揚州西線,多鐸集中了一個滿洲旗和一個老漢軍旗,兩個齊裝滿員的精銳旗幾乎佔到整個清軍主力的一半,又都是當年關外的老底子。戰鬥力相當強悍,戰鬥意志也最頑強,再加上四萬多新附軍和各色雜役,光是在揚州西線就集結了六萬大軍。
各色營帳如堵,連綿數十里,活似平地起了一到環嶺一般。
各種各種徽記的認旗飄揚,服色各異的軍隊往來進出。傳令兵縱馬飛奔,穿梭一般把一道道軍令傳達下去。
「赴死軍?以前我怎不曾聽說過?」彷彿一夜之間,儀真、新江口接連失守,讓一路高歌猛進轉戰大半個北中國的多鐸再一次領略到了赴死軍的威猛。
儀真雖然損失了一千多滿洲精銳和幾千新附軍,對於揚州大局的影響卻不是很大,至少還沒有直接影響到多鐸攻克揚州的計劃。對於清軍主力來說,只要一舉突破揚州這個橫在面前的硬骨頭,邊邊角角也就是水到渠成的時候,甚至可以不必過多理會直接劍指江南。
「十五貝勒,關於赴死軍我所知也很有限,只知其首腦是個叫李四的漢人,是前明的東宮校典。據傳當年四王子就是命喪其手。」佟圖賴雖是漢人,卻是滿洲少有的大族名門,從努爾哈赤佟家就隨軍徵戰,素有軍功,族中子弟多在軍中身居要職。而佟氏一族和愛新覺羅家又有這樣那樣的姻親,關係自然是非比尋常。尤其是在當年徵戰朝鮮的時候。多鐸在軍營中藏匿女子,被皇太極逮個正著,佟圖賴極力替多鐸遮掩。當時多鐸被貶為貝勒,因為佟圖賴替多鐸背了不小的黑鍋也吃了軍法,可見私交之深厚。
現在的多鐸已經是手握重兵的親王,就是小皇帝福臨見了也得禮敬有加,也就只有佟圖賴能夠使用「十五貝勒」這樣的稱呼。
「殺死葉克舒的就是他?」聯想到泗州之戰和現在的儀真失守,多鐸意識到這個李四不是個簡單的對手。
天下武力,無論是席捲天下的闖軍還是名正言順的明軍, 在滿洲大軍面前哪一個不望風而逃?能夠在野戰中擊敗五千蒙古精銳之後,旋即揮師攻堅,這足以表明這支赴死軍不可等閒視之。
再加上赴死軍以孤軍奇襲新江口,擺明瞭就是圍繞揚州外圍作戰的態勢。
當拜音圖丟失火炮和攻城器械的時候,多鐸曾認為是拜音圖無能,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經過這幾天的攻城戰,缺少遠端火炮的壓制力量,又沒有足夠的重型器械輔助,攻城戰打的極其艱難,完全就是用血肉